在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赴京参加奥运保电的11家保电队伍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参加了今年年初的湖南抗冰抢险电网保卫战,也参加了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最严重的甘肃陇南电网的救灾抢险和灾后电网重建,他们就是来自甘肃电力公司的奥运保电团队。这次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奥运保电集结号的再次吹响,他们又一次被抽调参加北京的奥运保电战,为了不辱使命的承诺,他们攻坚克难,用责任光荣地谱写了一曲北京奥运保电战歌,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交给的光荣任务,再次显现了陇电儿女的铁军风采。
选最优秀的队伍到北京
“队伍一定要选最优秀的”,这是甘肃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肖创英在甘肃公司赴北京奥运保电队伍组建动员会上的话。甘肃公司总经理肖创英亲自带队伍参加了湖南的抗冰抢险,“5.12”汶川大地震,他在第一时间带领他的队伍到了受灾最严重的甘肃陇南地震灾区,是当时赶赴陇南灾区最早的队伍。他在湖南、在陇南和队员同攻同守,出色的完成了湖南电网抢险重建和甘肃陇南电网的抗震救灾电网重建。这支队伍被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政府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陇电铁军。
经历两次特殊战役的甘肃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肖创英他深知什么样的队伍能打硬仗,什么样的队伍能打胜仗。他深知这次北京奥运保电虽然没有湖南的爬冰卧雪那样艰苦,也没有陇南灾区电网抢险时所遇到的“生命冲击波”那种恐怖,但这次是为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到北京保电,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
认识明确的甘肃电力公司从决策层到普通员工他们高度重视这次北京的奥运保电工作,并很快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在甘肃公司正处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依然选配参加过湖南、陇南两次抢险战役的冯书安为队长,选配富有输变电专业实战工作经验的蔺相荣为副队长负责此项工作,并从甘肃14个基层单位的2万多职工中精挑细选,抽调技术骨干261人,组建了一支精良的队伍赴京保电。
在这支队伍中一半以上队员不是参加过湖南抗冰抢险就是参加过陇南的抗震救灾。不是单位技术骨干就是单位的班站长,不是岗位专家就是单位的业务精良。来北京的甘肃奥运保电团队,个个都有“辉煌史”,有两名队员还是国网级的输变电专业技术带头人,他们绝对是电力专业挑大梁的。
这支队伍在北京奥运保电中彰显了甘肃电力的风采,帮助北京电力公司发现处置变电设备缺陷 11起,发现处置线路缺陷89起,处理重大缺陷1起。而且这次承担保电的12座变电站和15条输电线路,有许多线路变电站是这次北京奥运保电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甘肃保电队伍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公司的高度赞扬。
守卫奥运辉煌是我们的职责
也许是湖南抗冰抢险锻炼了甘肃这支队伍,也许是抗震救灾检验了甘肃这支队伍,到北京参加奥运保电的这支甘肃保电队伍是更加训练有素。
在北京,队员们不管你是来自兰州超高压公司还是酒泉超高压公司,不管你来自是兰州公司还是白银公司,不管是你来自平凉公司还是金昌公司,大家异常的团结,宛然是一支训练有素、极富团结精神的工作团队,不愧为“陇电铁军”的称谓。
为使保电工作能尽快开展,到北京他们很快组建了现场临时党支部、工会组织和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组建了临时指挥部,形成了生产技术组和后勤保障组具体负责生产后勤工作,现场值班长带班负责值守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输电专业每值8小时,实施4值3运转制,变电专业每值48小时,实施两班轮值方式开展保电工作。
生产技术组组长苗利敏,别看他年纪轻轻,工作可是有一套方法。他很快从队伍中精心挑选了来自天水超高压公司领队赵芳良、酒泉超高压公司领队王立黎,送变电公司领队武明,兰州超高压公司富有变电运行经验的的王诗平为队长,把来自各个基层单位的260多名队员整体化一,不分单位重新进行了编队,各项工作很快紧张有序地开展了起来。
巡线组人多工作量大,他们精心策划,对具体保电工作任务又进行了细化。在他们的工作日志上,一条条线路标记清晰,一项项任务分工明确,一个个危险点尽在掌控之中。哪条线路是这次保电的一级线,哪条线路需要特巡,哪条线路跨铁路,哪条线路跨桥、跨河、跨公路,在他们那里都有详细的台帐记录和明显标注。
变电组主要负责北京西城区12座变电站的值班工作。由于各变电站比较分散,上下班不能统一接送。而运行值班人员每天要乘座地铁再换公交车,正常情况下,最快需要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地点。尽管如此,变电值班人员宁可起早点,走早点也没有一个因交通而迟到的。
后勤保障也是这次保电工作的头等大事。甘肃公司北京奥运保电工作队慧眼识人才,从队伍中挑选白军虎为后勤保障组组长,逯伟、李志欣、两名厨师、一名保健医生共5名同志担任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看起来不起眼,可细细掐指一数,工作真还真是千头万绪,260多号人的吃、住、行、医疗保健、业余生活等一应要安排到位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些后勤保障组的同志不辞辛劳,硬是让这个大家庭过得其乐融融。
为了保电队员有旺盛的精力,让他们吃好休息好,后勤组的几号人马可谓是天天加班加点,白天忙,晚上想。只要是有益于队员工作,只要是有益于队员健康,只要是有益于队员开心快乐,他们再辛苦都要去实施。
特别是北京的7、8月的天气非常闷热,为了让员工身体健康,后勤保障组在饭菜质量上下工夫的同时,还适当让队员补充一些水果。当他们了解到夜间值班巡线队员常常遭遇蚊虫叮咬时,他们又及时为每个巡线队员配备了花露水、蚊不叮等药品。针对甘肃公司北京保电人员远离家乡,工作之余生活单调,他们再一次想点子,组建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象棋、跳棋、双扣、读书八个协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公司在京保电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想不到的是在北京还能吃到浆水面,吃到兰州风味的凉面。这一切有效保证了保电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平安奥运我们无怨无悔
百年奥运梦,今夜终成真。2008年8月8日晚8时,这个让世界记住的闪亮吉祥日子,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胜利开幕了。在“鸟巢”沸腾的那一刻,甘肃公司北京奥运保电队员也是群情激昂,激动难平。他们在为北京奥运喝彩的同时,整个保电工作也进入了最关键时刻……
我们想在8月8日12时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他们的工作可能会轻松些,可队员们告诉我们:“今夜是“鸟巢”沸腾,今夜过后,参加北京奥运会的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要投入到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比赛中。未来16天,我们还要保每个赛场的电力供应,还要坚守保电岗位,认真值守,为奥运喝彩,保奥运平安。”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奥运开幕式这天开始,生产组的五个小组负责人苗利敏、赵芳良、王立黎、武明、王诗平,他们每天也下现场到各自的“责任区”,同队员一道共同守护着为平安奥运输送电力的每一基杆塔线路。赵芳良、王立黎、武明告诉我们,在奥运期间,重要线路他们不仅增加了巡视次数,还在个别塔基增加了专人蹲守。每次巡线中 “望、查、看、记”一样都不放过,尽管每次巡线一个个被热得大汗淋淋,衣服也湿透了,但他们没有叫一声苦和累。对自己所辖线路格外爱护,格外尽职,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大雨倾盆,规定巡视三次的,队员们就能巡视四次、五次…… 塔基周围环境的情况、塔基周围存在的隐患、塔基防护区内存在的隐患,巡视队员们一一记录在案,描述得非常清楚,在交接班时,还提醒下一班值班除正常巡视外,应特别关注那些区段的线路。我们看到巡线队员的记录,就连哪一级塔的什么方位螺丝生锈或缺失我们都被巡线的“千里眼”巡视记录下了。
在一基塔下,记者看到塔基下杂草树木丛生,旁边还有许多坟茔,巡视的道路也很不好走,而负责值守的谢兴军、辛智年、孙超他们忍着蚊叮虫咬钻到草丛中,总要把塔基看个明白,弄个清楚。谢兴军告诉我们:“只有一基一基你亲眼看了才放心,晚上巡视尽管有些害怕,但我们也是这样巡视检查的。” “走、望、查、看、记”这重复的动作,他们“一走、一查、一看、一望、一记”就是一个多月。
变电运行组的负责人王诗平告诉我们:“在北京因为值班看不到奥运会开幕式,连电视转播也不能看,虽然遗憾,但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保电我觉得有一种被需要的幸福。”
年龄最大的保电队员张二明,今年55岁,他是第一次来北京。可到北京保电一个多月为了保存体力,坚守岗位,他没能出去看一下美丽的首都。
在保电途中,队员李志欣的奶奶去世,刘大勇的哥哥病故,他们看到保电任务重,人手紧,悲痛藏心里,泪水吞肚里,硬是没有回家,坚持完成了奥运保电任务。甘肃的保电队员他们不辱使命,用行动践行了自己为北京奥运保电的忠实诺言。
谈到目前的保电工作,负责甘肃这次奥运保电任务的副总指挥蔺相荣说:“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而且任重道远。在接下来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们还有更艰难的持久仗要打。但是我相信我们这支经过了多次考验的电力队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次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