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0起,全国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这是自6月19日发改委上调油价电价以来,再次对火电企业上网电价进行上调。电价两个月两次上调,这意味着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彤及相关专家。
“电荒”频现,电企遇困——电价再临“逼涨”
对于短期内上网电价连续两次上调的现象,长期关注我国能源经济的朱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充分反映出“电荒”形势的紧迫性和发电企业所面临困境的严峻性。
据介绍,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缺煤,中国产煤大省山东、山西、内蒙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荒”。在既富有煤炭资源又具有强大发电能力的山东,除了奥运会协办城市青岛以外,连省会济南都出现了部分限制办公用电的情况。目前因电煤问题已造成两次全省大范围限电。
一面是“电荒”频频闪现,一面是电企陷入困境。据朱彤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价格上涨迅猛,发电企业处境堪忧。根据已经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40家电力上市公司中,9家业绩预减,24家上市公司亏损,17家为首度亏损,而预增的6家上市公司也多是水电发电企业。
“电价上调,短期内可以缓解电企亏损局面,使其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朱彤说。以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每月上网电约4.5亿度,两次调价后每度多卖3.7分钱,每月就是1600多万元。“上次上网电价约平均上调了1.7分,但对于电厂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如果不再上调电价,下半年很多电企资金链都会断裂,因此,这也倒逼政府必须再次上调电价。”
煤价上涨,电价严控——“煤电倒挂”现象不容忽视
“一边是煤价上涨,一边是电价严控,目前在我国普遍存在的‘煤电倒挂’现象不容忽视!”朱彤说。
朱彤认为,煤是中国的最主要电力资源,煤炭有效供给不足是造成“电荒”的主要因素,而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加剧了“电荒”的紧张局势。据他介绍,国家在治理整顿小煤矿过程中,对一批存在严重隐患的小煤窑果断予以关停。然而,一些大型煤矿却未能及时实施增产措施,致使原煤产量下降,电煤供应不足,造成下游的部分电厂出现了用煤频频告急,甚至出现电厂因缺煤被迫停机停产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当煤炭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的时候,电力价格却仍处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国内发电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煤价上涨,电价严控,发电企业被两面夹击。发电越多,亏损越多,企业发电积极性下降。朱彤认为,此次只调整上网电价,主要目的是调动发电厂积极性,解决“电荒”问题;保持销售电价不变,意在CPI稳定。
价格机制,仍是软肋——市场化改革成当务之急
“本次电价上调,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发电企业面临的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电价改革停滞不前,发电行业整体亏损的局面不会改变。”朱彤认为。
改革电力价格,被认为是解决当前“煤电倒挂”现象的根本措施。朱彤认为,当前,需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行煤、电价格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要建立透明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使电价能充分反映煤电成本和市场供需,提高发电及用电效率;同时,政府应严格对电力企业进行成本和价格的监管。此外,从长远讲,加快整个能源产业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编辑:贺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