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午托”管理,一直是困扰深圳很多家庭的一大难题。近日深圳市政府原则批准统筹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的方案,将切实解决中小学生“午托”管理这个民生问题。
深圳市现有78万名初中、小学在校学生,近55万人回家午餐午休,占七成以上。此外还有23万名中小学生由于离家较远或者中午家里没人照顾而不得不通过校内午托和参加校外午托班解决午餐午休。其中参加校外午托班的3.4万人,是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记者从福田、罗湖、南山3区调查得知,这些午托机构全都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其中59%在居民楼,18%在幼儿园,6%在综合商住楼,60%规模在30人以下,设备设施简陋,缺乏消防与食品安全保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学生午餐午休情况复杂,需求不均,必须集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解决。
今年以来,深圳市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校尽力,社会参与;属地管理,部门协调;加强监管,保障安全”的统筹解决全市中小学生午餐午休问题思路,统筹市属学校与区属学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午餐午休、寄宿服务与安全管理等问题,统筹家庭、政府、社会、学校可用于解决中小学生午餐午休这一难题的各方面力量和条件、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各种可能与现实。
一是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实施力度。调整学校布局和学区划分,进一步强化就近入学,从严控制择校规模,督促家长、家庭自觉承担子女监护责任,创造条件,接受子女回家午餐午休。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学校生活设施。各级中小学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尽力搞好学生午餐午休和寄宿服务,在早晨7:00-8:00上课前、午间11:30-1:30和下午4:30-6:00放学后,一律要打开校门,允许学生留校和入校。现有学校食堂要实行升级或改建,有条件的学校补建新食堂。尽快依法配备中小学校安全和保健人员,加强非教育教学时段内学生午餐午休及早晨课前、下午课后的安全管理,对寄宿制学校实行全天候安全监护。
三是探索校内午休校外配餐新模式。积极利用深圳快餐业发达的行业优势,面向社会,依托深圳知名品牌配餐公司,对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建学生食堂或供餐能力不足的学校,实行校内午休校外配餐,确保校外配餐的食品安全性、营养均衡性、价格合理性和配送及时性。
四是允许社区和有实力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符合条件的校外午托班。实现校外午托机构由目前个体自然人举办向法人举办的转变,建章立制,加强监管,满足学生和家长多元化需求,从根本上消除目前校外午托机构的安全隐患。
基于中小学生午餐午休的公益性,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将制定实施《深圳市校外午托机构管理办法》和《深圳市中小学生校外配餐管理办法》及其规范合同文本,对午托班的设置标准、认定程序、管理主体和相关责任进行规定,给予配餐企业必要的优惠扶持,保障其用电、用气、用水供应,对为学生配餐送餐车辆予以通行便利。同时集中开展对现有无证无照校外午托班的专项整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