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院校新闻 >> 正文

金秋时节的关怀与期望——刘延东考察宁夏教育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08年09月18日10:27

金秋时节的关怀与期望

 

——国务委员刘延东考察宁夏教育

 

  天下黄河富宁夏。仲秋时节,银川平原稻浪滚滚,一片金黄。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利用中秋佳节时间专程来到宁夏,考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9月13日上午,刚刚抵达银川,刘延东就直接赶往离银川30多公里的贺兰二中。

  贺兰二中在校生达1700余人。近年来,作为“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项目学校,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新建教学楼3栋,实验楼、公寓楼和师生餐厅各1栋,彻底告别了几十年低矮潮湿的砖瓦房。

  刘延东首先来到学生公寓。孩子们用自己的画作装扮着走廊,把统一发放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刘延东详细询问学生的作息情况、每年生活费多少。在学生餐厅,售饭窗口上挂着的大牌子显示着一个星期的全部菜谱,菜色品种多达几十种,并标明价格。校长介绍说,学校有200多名贫困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刘延东深情地说,国家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年来加大投入,使农村学生的住宿和就餐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后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同学们健康成长。

  随后,刘延东来到民乐回民小学考察。民乐回民小学由4所学校合并而成,辐射4个村,使当地回族家庭的孩子们都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刘延东参观了学校的美术室、音乐室、仪器室、学生书画作品展览、远程教育工程。

  如今,在宁夏农村,最美的房子是学校已成为现实。宁夏提出两个“不能少”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保证适龄儿童入学“一个都不能少”;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自治区提前一年实现“两基”目标,今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

  看完两所学校的发展情况,刘延东欣慰地对教师们说:“自治区的‘两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到处都是漂亮的校舍、明亮的教室。现在‘硬件’建设很好了,更需要加强‘软件’,以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任教。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能上学,还要上好学,要让群众满意!”

  与自治区同龄,宁夏大学也在今年迎来50岁生日。13日下午,刘延东先后考察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等机构的科研情况。在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墙壁上,一份研究项目一览表格外引人注目。表上写着一长串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涉及牛犊、羔羊、马铃薯、禽流感等方面,和地方经济特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刘延东还详细地询问起煤/天然气转化过程及其下游产品的应用基础研究等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刘延东对这些研究机构坚持服务地方表示赞同:“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结合起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研究,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宁夏大学成立于1958年9月。最初,学校是建在一片荒滩上,条件十分艰苦。经过几次合并,如今的宁夏大学办学层次显著提升,近年来更是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多方面实现零的突破。50年来,宁夏大学共培养出8万名毕业生,目前在校本科生占了全自治区的七成左右。

  刘延东对宁夏大学50年来坚持服务西部、彰显特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表示赞扬,并希望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将自身的发展同自治区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彰显价值,在贡献中实现发展。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努力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有区域特色、专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座谈结束后,已是傍晚时分,刘延东又来到六盘山高中,看望安置在这里的136名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青川籍学生。


(编辑:管小茜)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