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材矮小,剪着漂亮的男人头,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嵌在圆圆的脸蛋上。一身蓝色的电力工作服就是她近五年来生活的全部。她就是长寿供电局黔江供电分局变电专责谢刚梅。她也是一名连续五年获得核心员工称号的广汇职工。 2003年, 黔江供电分局220千伏黔江变电站投入运行,也就在那一年,27岁的谢刚梅分配到了220千伏黔江变电站。该变电站四面环山,像一口深遂的古井,四周荒无人烟,变电站离最近的场镇有20多公里,离长寿主城区有260多公里的,离她的家重庆有340公里。就在这个前不沾店,后不靠村的变电站里,她由值班员、值班长岗位一步步起到站长、变电专责岗位,五年如一日的守护着变电设备正常运行。 学习:勤勤恳恳 2003年初,长寿供电局220千伏黔江变电站建成验收,谢刚梅单抢匹马来到变电站。因为先前是在小水电工作,没有变电站工作经验,她从零开始拼命的学习。白天,她成了施工队的跟班,带上图纸对主要设备一一对应、分析,了解工作原理,抄录设备铭牌,画出线路走向,晚上,她用风油精提神,运规、安规、技规从不离手,就算是睡着了,那书依然是靠在手边。 很快,谢刚梅凭着一股韧劲,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将该变电站的设备性能了如指掌,将运行知识熟记于心。2003年5月,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局领导将站长这份重任交给她时,她拒绝了,她向领导解释,因为是新手,希望能再多一点学习的时间。2004年1年,她勇敢的接下了站长这一重担。 技能:高人一筹 2005年至2006年,谢刚梅所在的变电站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该变电站先后进行了双线双变、愉怀电铁与地方并网的主变和间隔工程施工、保护定检预试、增加大量保护屏和开关、直流改造等,那两年的时间,她忙得团团转,几个月不曾回过一次家。也就在那两年,她的技能突飞猛进。 由于工作业绩出色,2007年,她从站长的岗位调至变电所任技术专责。刚接手新的工作,谢刚梅就遇到了技术难题。那是07年4月的一个深夜,220千伏武隆变电站因雷击导致武彭北开关跳闸,重合闸动作,重合未成功。让值班员大为吃惊的是,已处于备用状态的武彭北开关却发生了失灵保护动作,运行在于1母上的开关全部跳闸。谢刚梅深知,武彭北线联络着渝东南电网,是渝东南电网电网的重要线路之一,当时整个渝东南电网面临着单线单电源运行,武彭南一旦跳闸,四座220千伏变电站、五个供电公司、两个发电厂和渝怀铁路七座牵引站面临着失电。接到电话后,谢刚梅立即赶到变电站。此时,她显得特别冷静,一方面安排值班员把录波报告打印出来,传真到相关部门一起分析事故原因,另一方面她就和值班员们一起巡视设备,这才发现武彭北开关引线法兰盘有雷击现象,瓷质外绝缘有飞弧现象。她立马知道了失灵保护动作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当时雨太大,雷击到线路,进入站里,沿开关瓷瓶通过雨连通,形成回路,保护正确动作。 大家对谢刚梅正确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时至今日,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能把这个故障分析正确。 责任:日夜坚守 2008年1月,渝东南地区遭受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灾害侵袭。恶劣的天气严重危及渝东南地区六个县及8个电铁牵引站生产生活用电。电网安全运行面临巨大考验。在灾难面前,谢刚梅和一线职工一起坚守在战斗最前沿。从冰冻期开始,谢刚梅就马不停蹄地在渝东南5个220千伏变电站巡查指挥,共进行倒闸操作数百项次,发现并排除隐患、故障30余起。在武隆变电站,黔江变电站,她通宵达旦,带领职工顶冰冒雨进行人工除冰,用绝缘棒敲打设备上的冰块。一个多月过去了,她喉咙嘶哑,嘴辱开裂,眼里布满血丝,要知道,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战场。她用一名一线指挥者的辛劳和智慧,和一线职工一道实现了渝东南电网“雪大网不垮”的庄严承诺。 如今,谢刚梅仍然在变电站线上辛勤守护着变电设备。
(编辑:贺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