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工艺繁多,各地区、各发电厂,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脱硫技术与工艺。由于我国国情的缘故,以及各发电厂认识上的问题,大家对于选择脱硫工艺,首先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的。因此,脱硫药剂的选择,是经济角度的首选。有得天独厚脱硫药剂的优势的电厂,必然根据脱硫药剂来选择脱硫工艺。比如,电厂附件有大量废氨水(氨气)的化工厂,那电厂就会想方设法去搞脱硫'>氨法脱硫工艺;
上面说的脱硫'>氨法脱硫工艺,在做可行性论证的时候,很容易被环保部门通过,因为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消耗掉了化工厂氨废物;二是利用这废物,除掉了电厂的二氧化硫,是一举两得的事。然而,现在的环保部门,能对脱硫技术、脱硫工艺有深刻理解的人极少,这就导致了我国在脱硫方式中存在有一定的误区,形成了虚假脱硫的存在。
电厂脱硫,选择废氨作为脱硫药剂,本来是无可厚非的。NH3是一种很好的脱硫药剂,其与SO2反应速度快,脱硫终极产物是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极好的肥料,并且有很好的市场。现代标准的脱硫'>氨法脱硫工艺是NADS,叫新氨法工艺,其脱硫终极产物是硫酸铵与高纯度的二氧化硫。具体工艺流程:从锅炉电除尘或布袋除尘中出来的SO2,温度150度左右,经过再热回收热量,温度降低到100度,再经过水喷淋冷却到80度,进入SO2吸收塔,吸收塔中的吸收温度是50度,SO2吸收率可大于95,烟气出口NH3浓度小于20X10-6.吸收后的烟气,进入再热器,升温到70度以上,烟囱排放。吸收产物亚硫酸铵溶液,经过离心分离除灰后,进入硫酸反应釜,得到硫酸铵溶液与高浓度的SO2气体,硫酸铵溶液蒸发结晶、干燥得到商品硫铵化肥,SO2气体进入硫酸装置,得到98的硫酸。各位看了怎么复杂的工艺流程,有何感想呢?这样的脱硫成本,是石灰石-石膏脱硫成本的数倍以上,即使脱硫所用的氨,不要成本,但工艺流程使用的成本,也远比石灰石-石膏脱硫成本高。但我们为什么国内有的电厂还在用脱硫'>氨法脱硫呢?有天我与一个市环保局的官员聊天,他津津乐道地谈他正在促成的一个脱硫'>氨法脱硫工程,还将工艺流程给我看了。一看,他那个流程真简单,就是将氨水喷入烟气中就OK了,我傻了!他还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解决了化工厂废氨的排放问题,也解决了电厂脱硫的成本问题。我朝他笑了一下,无语。这样的工艺,投运以后,在烟囱上装了脱硫在线监测(CEMS),SO2的排放一定会合格的,而且会很好,这在我所见到的脱硫'>氨法脱硫电厂都是如此的。但是人们要说了,你锅炉里排出的SO2到那里去了?我告诉你,SO2与NH3反应掉了,绝大部分变成亚硫酸铵。最后,亚硫酸铵经过沉淀,混在灰渣里。稍有点化学知识的人,一定会明白亚硫酸铵是什么东西的,其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成SO2与NH3气。电厂排出的灰渣,有的用于制砖,有的用于做路。这好像与我们开了一个玩笑,锅炉烟气中出来的SO2没有从烟囱里走,而是通过曲线救国,从灰渣里受热跑掉了,还捎带出了氨气。还有,由于在脱硫过程中,加入的氨一般是过量的,所以,一部分氨还从烟囱里跑向了大气,形成了二次污染。这是对我们环保部门的一个极大的讽刺!这样的脱硫,由于取消了后面大部分的工艺,变得运行成本极低,故有一定的生存市场。
当然,如果国内电厂采用以上完整的脱硫'>氨法脱硫工艺,或者脱硫后的终极产物是硫酸铵,反应过程中无多余的NH3从烟囱逸出,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一来,由于运行成本极高,估计没有那个电厂能承受的,还不如用石灰石-石膏呢。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电厂的脱硫'>氨法脱硫,整顿脱硫'>氨法脱硫,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抓。
1、摸清其脱硫'>氨法脱硫的具体工艺,对于简易的脱硫'>氨法脱硫工艺(无后续脱硫工艺),要限期整改,完善工艺。 2、对于有完整的脱硫'>氨法脱硫工艺设施的电厂,要突击检查,重点检查其后续脱硫工艺是否在投运。 3、检查硫酸铵出售台帐及销售发票,根据硫酸铵的产量,燃用煤炭的数量、来计算脱硫情况,分析其后续工艺的投运率。 4、加强CEMS的氨氮监测,防止有氨从烟囱逸出,形成二次污染。 5、对于使用废氨水的,要检测废氨水中是否含有禁止排放的物质,比如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或高COD等。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