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石长荣、冉珉 报道 “呀,不错,有了这套新装置,循环水质就更合格了!”近日,在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查庄电厂,一个漂亮的蓝色药桶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由化水车间职工张相国发明的这套“24小时自动匀速漏药装置”,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循环水的质量。 自 8月份以来,查庄电厂冷却塔内的循环水结垢率一直偏高,严重影响了循环水泵的做功质量。为自力更生破解这一技术难题,化验工张相国主动挑头开展技术攻关。他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采点的循环水质精细化验后认为,这种“一次性冲击式”投药方式,极容易导致冷却塔各采点药物浓度不均。“如何在不增加药量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加药方式达到所投药物在水中均匀稀释呢?为此,张相国决定自制一种加药装置进行试验。于是,他将废旧药桶倒过来,在其底部扎上无数个针孔做成筛子状,再把桶身垫高,将药物与水按1:2的比例混合倒入容器内。经过50多次试验,终于于9月初获得成功。经化验检测,目前查庄电厂的循环水质合格率比以往提高了60%,节约药品30%以上。仅此一项,年即可为厂节资两万多元。同时,通过容器给药,还减少了因药品挥发给空气带来的污染,起到了节能环保的双重效果。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