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鲁班”再夺冠
——河北电建一公司荣获2008年度“鲁班奖”纪实
本网记者 焦军利 通讯员 王军斗 薛 卿
2008年12月26日,在国家优质工程颁奖大会上,河北电建一公司承建的河北国华黄骅发电厂一期工程再度蟾宫折桂——荣获2008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这是继该公司承建的邯峰电厂工程获得200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先进理念提升工程品质
黄骅发电厂一期工程为2×600MW燃煤机组,为国内最大的率先采用填海造陆、港电一体、海水淡化等先进技术工程,河北电建一公司承建的#1机组于2004年6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6月28日移交投产,比合同工期提前152天,刷新了北方同类机组最短建设工期,并实现了脱硫工程与主机同步投产。
在工程建设之初,河北电建一公司树立了“建精品,树品牌,争创国内一流,夺取鲁班奖”的质量总目标,秉承以“建造优质工程;增强顾客满意”为质量方针,强化“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理念,重视工程的创优前期策划,根据《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4年版)》和国华沧电《河北国华黄骅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达标创优规划》,编制了《达标创优规划》和《达标创优考核责任分解表》,进行责任划分,贯彻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检查、有记录,实现全过程创优。
为了确保创优质量目标的实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河北电建一公司强化培训,认真组织图纸会检,组织施工方案研讨,组织开展创精品和技术攻关等活动。业务培训、科技攻关、强化管理,一个个工程闪光点在精心打造过程中放射出熠熠光辉:.#1机组锅炉水压、汽机扣盖、厂用带电、并网发电、168h试运等13个标志性节点均实现一次成功,创河北南网最好水平;汽轮发电机组轴振、发电机漏氢量等指标均优于优良标准;烟囱大模板工艺、汽机基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6917道焊口无一泄漏,一次探伤合格率99.36%;海水淡化工程系统设备安装从施工组织、设备安装工艺、大件吊装、管道及保温工艺质量取得了很好业绩,得到了国华公司、神华集团领导及法方高度评价。
管理“标杆”提升工程质量
黄骅工程建设期间,河北电建一公司同时承建了9台60万机组工程项目,率先开展内部同业对标活动,使各在建工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黄骅项目部以同业对标为契机,全力提升安全、质量、机械施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连续两年被树为质量、科技创新“标杆单位”,这种标杆的动力推动着黄骅工程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黄骅工程建设中,该公司把质量管理培训作为提升执行力的有效抓手,使广大员工从意识上提高对质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知识上储备质量管理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过程中强化监控把好质量关,同时以此为龙头,先后组织工程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经营管理等各种培训11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覆盖了现场全体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快速提升,为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全面创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坚持每周对重点项目和质量控制点进行评估,对每周的评估点进行闭口,把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黄骅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净烟道吊装过程中,净烟道4、5号组合件重39.5吨,直径8米,长度15米,就位高度45米,中间没有任何支撑。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吊装机械限制,吊装难度之大在河北电建一公司吊装史上史无前例。吊装任务给广大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考验,所有管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施工图纸,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精确计算,制定了150t履带吊、150t汽车吊、50t履带吊三车抬吊方案,同时对施工中各个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顺利实现了三车抬吊、空中对口等高难作业,圆满完成了净烟道吊装任务。
新工艺、新技术使工程亮点纷呈
河北电建一公司始终坚持 “质量为本,科技先导”的原则,从“组织、制度、措施、创新”四落实入手,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施工方案,抓好精品工程、“闪光点”创建工作,做到精品创建有规划、技术创新有成果。
纯净的除盐水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就象是人体内的血液。地处黄骅港的黄骅发电厂为了节约淡水资源,充分利用海水,在建设主体机组的同时,同步安装两台法国SIDEM公司提供的日产量1万吨的海水淡化装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项目。
海水淡化工程对河北电建一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施工项目。为了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能够准时投运,该公司先后到天津大港电厂学习考察,到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咨询工艺流程,组织多次图纸会检和施工方案研讨,编制质量创优计划和实现质量目标的保证措施。集思广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冬季玻璃钢管道黏结工艺、PE管道热熔焊接工艺、钝化工艺、国内首次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设备安装、地基软弱导致取水口施工难、厂区地基淤泥性土层和地下高水位对主厂房区域深基础开挖等诸多技术难题,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玻璃钢管道施工中,由于气温达不到粘接要求,使施工陷于被动局面。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安装手册,与施工人员探索粘接方法,科学论证配比,反复试验,最终研究出玻璃钢管道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粘接方法和消耗量,在粘接处搭起帆布蓬,采取特殊手段控制局部环境温度,保证了玻璃钢管道粘接工作正常进行,所安装的550道口无一返工,粘接强度远远超出设计值。外国专家连连称赞:“太不可思议了,第一次就干得这么漂亮,真是了不起!”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施工过程中,广大施工人员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细节管理,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确保了海水淡化系统2006年3月14日的高效投运。
黄骅一期工程凭着多项技术创新和出色的质量赢取了多项荣誉,海水淡化系统设备安装,荣获河北质量协会和河北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汽机基座创精品工程、保证锅炉受热面承压焊口一次探伤合格率、主控制楼装修精品工程、提高烟囱筒壁施工工艺等课题荣获河北省电力行业QC小组成果一、二等奖和优秀奖;黄骅一期工程荣获2007年“河北省用户满意安装工程”的称号、2007年河北省建筑工程安济杯奖(省优质工程)、2008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并一举摘取了2008年度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