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平湖徐福生:光耀35年线路人生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09年10月12日10:03

     9月28日,浙江平湖市供电局当湖供电所所长徐福生作为浙江省劳动模范第三次接受了劳动者最高荣誉。在受表彰的全省349名劳动模范中,曾植着心脏支架去抗冰的徐福生被誉为“闪光的线路人”,而他用积极与睿智演绎的35年线路人生更如一首光明壮歌。

  带电作业问大局

    1975年,刚进入平湖电力公司的徐福生与线路结缘。13年的甘于奉献,使他从一名普通线路工成长为一名供电所所长。2001年,涉及杆上安装开关、搭接分支引线、立杆等工作的停电作业极大地影响了该局供电可靠性。于是,时任乍浦供电所所长的徐福生提出了带电作业的建议。

    在局领导支持下,徐福生牵头成立了该局第一个带电作业班,从最简单易行的操作入手,开始了地电位带电作业的3项工作。2005年1月,徐福生因积劳成疾而突发了冠心病,从此心脏必须植着支架工作,每天依靠药物才能维持身体健康。这年11月,本想申请转岗的徐福生却因工作需要转而挑起了当湖供电所所长的重担。当时,该所仅有的2名带电作业人员因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作业内容只涉及最简单的带电安装支出横旦、带电更换熔断器。为了开展更多项目的带电作业,徐福生不仅主动参与先进带电作业设备采购,还外送员工培训后组建了带电作业班,并建立了带电作业勘查、申请、初审、批准的系列制度,制定了保障10千伏带电作业安全的具体规定。2006年5月,当湖供电所带电作业班在平湖市建国路上首次采用带电断导线法解决了拆迁某门面房而涉及一10千伏主线计划停电7天的问题。这一破旧立新举动使该局带电作业开始拓展,作业项目从最初的3项增加到线路搭拆头和更换避雷器、绝缘子、线路开关等7个项目。在此基础上,徐福生还邀请专家前来传授带电调换熔丝具作业经验,迈出了再度拓展的关键一步。今年,该局首次采用绝缘手套直接作业法(绝缘斗臂车)再度改进和革新了带电作业。8年来,该局带电作业累计767次,共节约53302.56个停电时户数,多供电量267.6万千瓦时。虽然该局带电作业班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技术,但与时俱进的徐福生结合平湖配电线路的特点,依然对原有作业高度、作业范围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着积极探索。

 

  傲雪抗冰向天歌

  “我从事线路工作33年,担任了20年供电所长,我应该把丰富经验与劳模精神用到抗灾一线去。”2008年2月1日,平湖市供电局接到抗冰任务后,50岁的徐福生主动请缨。因心脏里植着支架,机智的他向领导出示了医院的复查证明,在坚持与工作需要下,他终于如愿出征丽水遂昌石练镇。

    在突击队中,徐福生既是副队长又是技术总负责人,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指导着无高山作战经验的队伍。“不到一线就不能掌握现场情况,没有现场踏勘,哪谈得上数据分析。这是徐福生在丽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天寒地冻中,他爬冰卧雪,带头进行现场踏勘,对断线、倒塔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现场抢修日程安排、设计、施工方案的讨论、可行性分析与定案。在现场查勘中,徐福生发现山区线路档距都达50米以上,而平原地区的仅为20多米,惯用的导线弧度观察法根本无用武之地,他根据多年的线路工作经验想出了好对策。2月13日,关键的龙门224线抢修时,他不顾连日劳累,指导队员参照未断的导线对断线进行应力和弧垂精确计算后再架设。在遇到受损线路最大档距为508米时,为了确保抢修效率,他连夜与遂昌局设计部门取得了联系,共同根据导线安全系数、当地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准确的应力弧垂曲线。

   在灾区7天的现场踏勘中,徐福生总能想出办法、使巧劲在丛林中开出一条条小路。在寒风凛冽中他能带队持续工作10小时,横跨10多个山头测量电杆之间的档距,将详细记录导线、电杆、瓷瓶受损情况作为抢修计划编制依据。每当徐福生出现在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地区,虽然零下6摄氏度的气温,呼啸的山风、泥泞的山路、陡峭的山崖让人举步维艰,但他的精神总激励着队员们向前,他的笑容总能带给村民们十足的信心与温暖。


(编辑:施晓霞)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