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巍:诚信天平
——华电十大道德模范事迹之一
演讲人:四川广安发电有限公司 文婷婷
编者按:10月13日,中国华电集团举行首届职工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暨第二届“感动华电”故事演讲视频会。会议表彰了十位道德模范,华电总部主会场和130多个分会场的6000余名干部职工共同倾听了十大道德模范饱含真情大爱的人生故事。为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从今日起,中国电力新闻网人物栏目将刊登这10名道德模范演讲稿,并将与读者互动,适当时候刊登读者的互动感言,敬请关注。
故事提要:一个单薄的肩膀如何挑起诚信经营的重担?一个朴实的理念怎样撑起科学管理的大厦? 在四川广安发电有限公司有一个一身正气,众口皆碑的女强人,她就是燃料管理部副主任孟庆巍。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眼看、手摸、水洗、掂重”的煤质识别方法,掌握了拿到煤样就能估计出热值的过硬本领。十年来,她忠于职守,以原则为准绳,在燃料管理上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铸就诚信天平。她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纪检机关乃至供煤单位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评价。孟庆巍一个无愧于企业的忠诚卫士,她就像一台永不倾斜的天平,将“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镌刻在心间,将公平、正义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一次看见孟庆巍,是2008年的秋天。在广安公司的煤场上,一个瘦小的女人在男人堆里挥手争辩着。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女人肯定很凶。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孟庆巍——燃料管理部的名人!当时有两辆汽车煤被发现有分层夹装的情况,公司验收人员按规定拒绝收煤。孟庆巍正在和二三十个驻厂代表解决质量纠纷。
后来,又听说了许多关于孟庆巍的传说。我就在想,这么个瘦弱的女人,在燃料部一群大老爷们里是怎么脱颖而出的?一个单薄的肩膀如何挑起诚信经营的重担?一个朴实的理念怎样撑起科学管理的大厦?
孟庆巍1997年大学毕业,1999年1月到广安发电公司燃料部任质检员。在一年多时间里,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眼看、手摸、水洗、掂重”的煤质识别方法,在燃料部推广。又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孟庆巍掌握了拿到煤样就能估计出热值的本领,她估计的热值与化验结果往往八九不离十。2004年,她被提拔为燃料管理部副主任。2006到2008年,面对日益严峻的燃料供应和管理形势,为突破“燃料”瓶颈,她提出“硬件”、“软件”两手抓,加快了燃料管理“机械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步伐,实现了燃料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几年来,为规范管理筑牢诚信基础,孟庆巍参与制定了煤样保管、传递的若干管理制度,保证了煤样在传递中的安全可靠,为管理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供了可追溯的依据;她细化制样、化验各环节的量化指标和考核办法,在同一岗位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员工绩效与收入挂钩,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她征集员工廉洁文化理念和格言警句,定期组织燃料从业人员收看警示片,努力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她强化员工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技术比武活动,努力提升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在2008年华电四川公司燃料调考中,公司燃料管理人员获得团体二等奖。
如今,公司的制样和化验工作不仅得到了供煤企业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而且成都金堂电厂、重庆万盛电厂、泸州电厂等多家单位前来学习和借鉴经验。广安市一些煤炭用户以前舍近求远,长期委托成渝两地的单位化验,现在,他们把煤样送到广安公司化验,说在这里化验不但省心,而且更让人放心。
在有些人眼中,燃料管理岗位“油水多”。事实上,这是一个既关键、重要,又充满风险的工作岗位。孟庆巍的出名,不是因为工作的严谨,而是她用原则、诚信在心中筑起的“坚冰”。
电煤供应紧张,一些电煤造假者想趁机拉拢腐蚀燃料管理人员,挖空心思打通渠道,谋取不义之财。很多人尝试打通孟庆巍这道关卡。他们以为是人就有弱点,有弱点就有被攻破的可能。
他们决定从“女人天性爱美”这里打开缺口,敲开孟庆巍这块坚冰。然而,当他们“盛情”邀请孟庆巍去做美容时,孟庆巍意味深长地说“你这不是请我去美容,而是叫我去毁容啊”。
美容请不动,有的煤老板就想方设法寻找一切机会给孟庆巍送钱。少则一两千,多则一两万。每一次,孟庆巍都义正词严的拒绝了。有个老板不死心,就悄悄把一个装了两万元现金的信封放在孟庆巍办公桌上。等她发现时,对方已经离开了。孟庆巍立即把钱交给公司纪委,纪委工作人员考虑到金额较大,希望她尽量退还对方。当孟庆巍找到对方退还现金时,对方说“朋友之间,一点小意思,你尽管放心嘛!”孟庆巍严肃的说:“如果你拿我当朋友,就不该这样做。你这样做不是和我交朋友,而是在害我。”面对孟庆巍的义正言辞,对方只好拿上钱悻悻离开。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有的电煤供应商又变了另外一副面孔。有一次验收人员遇到劣质煤拒收,对方狡辩“凭什么说我掺杂使假,你损害了我的名誉!”孟庆巍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她委婉地向他们解释,不是说你们故意掺杂使假,拒收你们的煤,是因为煤质达不到公司的验收规定。二三十个驻厂代表把她团团围住,不但破口大骂,还挥舞拳头要打人,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其中有人指着孟庆巍的鼻子说,“你给我滚远点!”孟庆巍按捺住内心的屈辱和愤怒,一字一句地说“这是我的工作岗位,你让我滚哪里去?”经过摆事实,讲道理,纠纷终于解决了。回到办公室,她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泪水哗哗的涌出眼眶。
更有甚者,当面骂人、羞辱不算,还气焰嚣张的挑衅,半夜打电话威胁:“你打听一下我是谁,我出一万块钱就可以买你一条腿!”“你小心点,你会付出代价的!”
面对恐吓、威胁,孟庆巍心里也有些害怕。是啊,这些年,自己抓了好多劣质煤,有的还惊动了政府部门,断了一些人的财路。有时走在路上,她也提心吊胆,担心报复,怕别人捅刀子。尽管造假者为了追求利益,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耍尽了手段。但这一切,不仅没有动摇她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她诚信为本,搞好燃料管理的信心。因为她坚信,邪恶永远压不倒正义。
孟庆巍曾在日记中写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俗话说,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公司赋予我的权力不是让我谋取私利,而是信任我,让我维护好企业的利益。”她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以原则为准绳,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从而树立了很高的信誉,得到了公司领导、纪检机关乃至供煤单位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评价。
公司党委书记王小红女士盛赞她“一身正气,众口皆碑”。
一个瘦弱的身躯,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支撑着她,使她能大义凌然面对邪恶,又是怎样一种力量,使她的内心如铁如钢无比坚强?
市场经济风云变幻。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电煤供应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电煤供应商的优势地位有所削弱。这时,有的供煤商总觉得燃料管理部在“卡”他们,“整”他们,故意降低他们煤炭的发热量。每当处理这类事件时,孟庆巍总是坚守“我们缺煤,但不能缺诚信”的信条,耐心地向他们阐明公司希望与矿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立场、实现买卖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愿望,并讲明道理,提供依据,使对方心悦诚服。
2009年7月的一天,某驻厂代表气冲冲的闯进孟庆巍办公室,他大声质问:“孟主任,我的煤长期化验的全水分都是7%左右,为什么这次达到了10%,我怀疑你们的化验结果有问题!”孟主任轻言细语地向他解释,“煤的全水分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批煤入厂那天正好下大雨。”岂料对方大声嚷嚷:“绝对没下雨,我要求将煤样外送仲裁。”孟庆巍尊重对方意愿,按照正常程序提供了煤样。谁知几天后,这位驻厂代表面带愧色来到了孟庆巍办公室:“孟主任,不好意思,那天确实下了雨,我没出门,记错了!”
公司燃料部的员工常这样说,“煤老板们既怕孟主任,遇到事情又偏偏喜欢找她解决。”
在遇到质量纠纷时,驻矿代表和孟主任常常会针尖对麦芒,但是,遇到需要加快卸车速度、调整进煤时间等问题时,他们就会向孟主任“求援”。孟主任总会千方百计去解决,为他们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孟庆巍在燃料管理战线默默工作着、奉献着。在她和她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市场信誉度不断提升,在广安地区煤源稳定,外部煤源点拓展顺利,今年以来,广安公司经营形势良好,“扭亏增盈”取得明显成效,存煤达到60余万吨,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孟庆巍,一个无愧于企业的忠诚卫士,她就像一台永不倾斜的天平,将“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镌刻在心间,将公平、正义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愿我们每个华电人都象孟庆巍那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以企业原则做坚强盾牌,拒绝尘世的纸醉金迷,抵抗世间的任何诱惑,诚信做人,公平处事,无愧企业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