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明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记南通市通州供电公司学习型员工倪柏林
本网通讯员 赵建新 杨德荣 报道
倪柏林,江苏南通市通州供电公司骑岸供电所运行维护班班长,用对知识不懈的追求和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在农电战线上,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在发明创造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勤于学习中勇于探索
今年47岁的倪柏林,1980年高中毕业后在骑岸镇一家乡镇企业当了一名机械工人,离开学校后,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勤于学习的他对电的知识情有独钟,三年后他被调到乡用电管理站(供电所的前身)。从事自己喜爱的电力工作后,他更是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几年下来,从杆线施工到装表接电,从低压维修到抄表收费,他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成为所里的技术骨干。同事们发现,刻苦钻研、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是他最大的特点。他在工作中,总是带着问题去施工现场,并在现场中不断找出问题,然后再把所有的问题逐一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最佳解决方案组织实施。2004年的一次施工中,他发现挂接地线是个十分麻烦的事情,接地线体积大,操作复杂而且还有安全隐患。勤于思考的他琢磨:我何不用我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发明一个简便实用安全可靠的接地线?于是,他找来相关书籍,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再改进,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成功地发明了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既省工省力又安全可靠的一种新型安全工器具——400V低压微型接地线。这个获得国家专利的发明,使江苏省电力公司的物资采购词典中又多了一个名词:0.4Kv携带型短路接地线。
在不断追求中再谱新章
成功总是伴随着有心人的,倪柏林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创新的脚步,更没有沉静在获得专利的骄傲中。他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思考中,并在学习思考中进行着发明创新。今年,他发明设计并参与制造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电杆基坑开挖机得到了公司系统各级的肯定和支持。这种开挖机小巧玲珑,开挖速度快,操作简单,移动方便,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土质条件。人工开挖一根10米电杆的基坑最快速度也要40分钟左右,使用了这种新型开挖机后大约只需5到10分钟,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和人员的参与,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型实用工具。它代替了长期以人工开挖为主的劳动,解决了请临时工难的问题,工效明显提高,劳动强度明显降低,还为电杆的埋设深度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一成果的利用,受到了通州科技局的极为重视,将把这一发明作为重点项目组织上报,申请专利。
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放弃
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地学习,脚踏实地的工作,永不放弃的追求,让倪柏林采得喜悦的果实。他的发明创造一项又一项,以他为主设计开发的以电子电器为主导产品的60多个专利项目,目前已全部受理。这对倪柏林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为社会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在他的所有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倪柏林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精心构思,力求精简,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成功是喜悦的,但在成功的背后是艰难的,倪柏林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当夜幕降临,人们在电视机前欢笑的时候,他在学习;夜深了,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在图纸上专心的琢磨着、计算着。多年来,在倪柏林的家里,各类书籍、各种材料、各式工具堆放成了仓库,演算的稿纸装满了编织袋,设计的图纸两大捆、足足十多斤。为了做接地线检测报告,他在苏州等了整整4天,天天坐在安全工具检测中心门口,花费了上万元人民币,才拿到检测合格证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倪柏林的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他所在的骑岸供电所员工也积极加入到倪柏林的发明创造活动中,他们主动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并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全所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2007年,倪柏林被中共通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通州市首批优秀科技人才,并获得了荣誉证书。 “发明创造是我的梦想,我要多学习知识,多创造一些有用的东西,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服务于供电事业,为社会造福!”倪柏林,这个普普通通的供电员工,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追求着更高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