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安庆变电技术员黄凌:踏歌送光明
转自: 时间:2009年11月19日08:22

踏歌送光明
——记安庆供电公司变电工区技术员黄凌

胡晓延


    黄崚同志1995年分配到安徽安庆供电公司变电工区工作。先后在110千伏坝头、宿松变,220千伏安庆、石牌变等4座变电站从事运行维护工作。从值班员、站长到技术员,10余年来,他安全操作和监护的项目超过数10万项,发现、处理过多起危急事故,曾编制72种运行规范,所带班组先后荣获QC、模范班组等多项荣誉。
    素有安庆“西伯利亚”之称的110千伏坝头变电站,由于远离市区180千米,又处在长江蓄洪区内,环境异常艰苦。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黄凌,二话没说,背上行囊,来到了110坝头变,开始了追逐光明之行。110坝头变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每逢长江汛季来临,值班员只能驻守变电站,一呆就是几个月。遇有内涝,洪水倒灌变电站,黄崚和师傅们一起用砖头和沙土封堵电缆沟穿管处,用沙袋封牢大门,防止洪水倒灌。由于洪水时期血吸虫泛滥,站内井水无法饮用,黄凌每天划着皮筏到几公里以外再搭车到县城为大家拉水 。夜伴孤灯,他看图纸、对设备、翻书本,很快就对全站设备的运行管理了如指掌。
    2005年9月,安庆电网第5座220千伏变电站会宫变投运在即,作为现场运行技术负责人,工作千头万绪。黄凌与值班员一道,抄录设备参数,建立设备台帐,整理资料图纸,编制验收规范和运行规程,指导填写启动送电操作票,全身心地扑在站上。由于大家齐心协力,会宫变启动送电圆满完成。而此时,妻子正在医院待产。就在会宫变启动送电的前一天,爱人因胎儿胎盘老化难产,必须立即施行剖腹产手术。当爱人被推上手术台前,医生要求家属签字时,由于丈夫不在身边,爱人只好亲自接过手术单和笔,默默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含泪走上了手术台……。
    2008年7月,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帮扶工作组的一员,黄凌告别亲人和同事,来到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工作。然而,高原反应引发的心跳加速、头昏脑胀等现象,时刻折磨着黄凌的身心,并多次引起感冒发烧。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带病先后走访调研了昌都邦达变电站等多个生产现场,了解西藏电网变电专业管理现状,精心编制了《西藏电力公司变电设备质量标准》等13项制度和标准,为帮扶单位变电专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创造了条件。
    从专业角度,黄凌根据变电站标准化建设要求,先后完成拉萨西郊、平措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等多项工程初设、技术协议审核,一趟趟地跑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开展了设备反措、标志完善、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等标准化作业,完成了长达2000多页装订成册的设备台帐清册,编制了西藏电力公司第一份《设备分析报告》,为西藏电力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解决设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普遍问题提供了详实资料。
    10月6日下午16时30分,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发生了里氏6.6级地震,黄凌和同事们冒着余震不断,道路多处塌方,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位于震中的羊湖水电站,冲进四处开裂的厂房,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检查、评估地震受灾情况,连夜拟定灾情专题报告报送区政府、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藏中电网灾后重建步伐。
    10月底回到安庆后,正值安徽省电力公司试点项目“变电工区及集控站规范化建设”进入冲刺阶段。黄凌不顾仍处虚弱的身体,一头扎进各变电站,指导班组抓好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环境整治、资料汇编等工作,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终因身体过分透支,两次病倒在工作现场。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与同事们的努力下,“变电工区及集控站规范化建设”一次性验收合格,并在全省17个地市供电公司推广。
    2009年新年伊始,安庆供电公司SG186系统建设和状态检修工作正式启动,黄凌担负了变电工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这是一项庞大而具体的工程,黄凌凭借超出常人的耐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安排、指导、校核各班组上报的数据外,还亲自挑起了该项目建设中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各变电站接线图和地理坐标绘制、运行信息收集等工作。先后完成了34座变电站准确完整的主接线图、地理坐标数据和87本规程及数万条运行数据。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