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人力资源 >> 政策法规 >> 正文

北京中关村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创业
转自: 时间:2009年12月02日08:58

    日前,高层次创业人才考察中关村系列活动启动,60位海归参观了百度等中关村的知名创业企业,考察了中关村互联网与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

  与一流企业亲密接触

  “这里的环境真不错,不仅内设办公区,还配有瑜伽室、健身房和休息室。”

  “是啊,这个大厦的外型很别致,酷似百度搜索框。”

  “百度是中国创业企业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11月24日,百度在新入驻的大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数十位中国留学生和海归创业者。

  参观完百度公司91500平方米的新大厦后,大家围坐在窗明几净的会议室中,聆听百度CEO李彦宏的创业经。

  “李总,我来自日本,我的企业在山西软件外包领域已经做到第一,现在正在积极扩大规模,需要引进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想请您帮我们指点一下如何协调老股东与新生管理力量之间的关系?”山西耐特斯达软件集团董事长丁钢柱率先提问。

  “新旧管理者在一些理念上有冲突是必然的。我的经验是从一开始就让他们不断磨合,承认我们在过去管理中的一些陈旧模式,勇于接受新思维,并且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只有沟通到位,才可能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公司的机遇与发展。”李彦宏说。

  “李总,我来自美国硅谷,办了一个教育游戏网站。想请问您,在国内做教育游戏网站市场前景如何?”

  “李总,我来自加拿大,我想在国内做一个全新的可信赖的社交网络,它是一个买卖服务的平台……”

  小小的会议室里流满了创业激情,李彦宏始终微笑着聆听并作答,他的创业经历与经验,令这些海归创业者受益匪浅。

  离开百度,海归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空中网集团。在这里,他们了解了手机网站的盈利模式,有的人还与空中网达成了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意向。

  考察活动受海归欢迎

  记者了解到,此次高层次创业人才考察中关村系列活动为期3天,由60个海归人士组成的考察团分为3组,分别考察了中关村互联网与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精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有针对性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中关村管委会根据园区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关村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优势产业、集聚效应等因素,结合中组部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海聚工程”)和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要求,启动了新一轮吸引海外高端领军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行动,并向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发出了“高层次创业人才考察中关村活动”的通知。

  通知发出后,中关村管委会先后收到来自全球200多人的报名函。最终,60位在国外或京外创办企业,或有在大企业工作经历、从国外知名大学毕业,或已经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负责人得以成行。

  提供后续服务

  考察团成员在中关村考察了创新创业环境,听取了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关于园区发展和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情况和相关政策介绍,还与在中关村创业成功的知名企业家柳传志、李彦宏、张朝阳、尹卫东等进行座谈,并与IDG、北极光、金沙江、启明创业等知名风险投资公司负责人交流和洽谈融资事宜。活动结束后,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跟踪,并为在中关村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

  据介绍,1999年,中关村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近10年的发展,留创园已达28家,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已形成,建立了灵活的机制体制和长效的工作机制,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整合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民间等各类优势资源。通过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吸引了以邓中翰、严望佳、李彦宏等为代表的12000多名海归硕士和博士,他们创办了中星微、启明星辰、百度、搜狐、奥瑞金等5000多家高科技企业。

  自2000年1月至今,中关村累计接待海外学人中关村访问团140多个。通过组织考察活动,中关村吸引人才回国创业的政策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一批高科技项目和高素质人才在中关村落户,促进了中关村重点产业的发展。海外留学人员群体已经成为中关村最具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中坚力量。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