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山发电厂 刘雅丽
在白山发电厂的青年人当中,滕跃就像一面旗帜,“向滕跃学习”成为白山厂青年当中的特有文化。滕跃并非英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生产技术人员,但是从滕跃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认真得有点“傻”,执着得有点“木”,刻苦得有点“呆”,滕跃和许三多一样,用自己的言行真正意义上诠释了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
滕跃一直是一个心存理想的青年人,只是他的理想并非“成名成家”那么远大,更不是“升官发财”那么功利。滕跃的理想,就是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做一个业务上出类拔萃的人。
在很多人眼里,滕跃“傻”得只有一根筋,因为为了这个理想,15年来他一直在锲而不舍地努力着奋斗着。滕跃1994年从吉林水电学校毕业来到白山厂,从班组的普通检修工,后来到班组技术员,现在发展成生技部的一名技术专工,滕跃都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并在追求的路上享受着他的快乐,也拾拣着他辛勤耕耘后的收获:滕跃获得过厂里、东北公司,省、市乃至全国的多项荣誉,其中2004、2005年连续获“吉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6年获吉林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国资委授予的“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荣誉称号; 2007年被评为东北电网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被评为国网公司首届“优秀技能专家”;2009年荣获了吉林省技术能手和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的称号。
滕跃原班长徐志江说:“滕跃值得青年人学习的并不是因为这些荣誉,而是他身上的那种刻苦学习的劲头,这是现在很多青年人身上不具备的。”
在远离城市的白山站厂区,值班的一线员工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大部分人都用玩游戏、看电视、打扑克来打发寂寞的夜晚,而滕跃却总是一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学习,看书几乎成为滕跃唯一的业余爱好。
回想自学考试的那段经历,滕跃还有种刻骨铭心的感觉。1999年,滕跃开始参加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他一科一科地学一科一科地过,而每一科学起来对于没上过高中的滕跃来说都像是天书,大部分人到考场都抱着侥幸心理靠抄过关,只有滕跃死认真,每天要啃书本3到4个小时,要是有科目没有及格的把握,他宁可不参加考试,第二年再考。结果他用了6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全部课程,并且每门课的成绩都在85分以上。滕跃很感谢自学考试,不仅让他拿到了毕业证,学到了知识,更让他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现在滕跃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几个小时,给自己订出学习计划,每天必须完成。
刚上班时,滕跃不想落伍不想成为班组里的老么,他没有象别人那样一参加工作就放松自己,而是从头开始学起。一次,一个师傅把他珍藏的设备说明书借滕跃,他如获至宝,熬了几夜,把整本说明书全部用手抄了下来。1997年滕跃从配电班到高压班,为了尽快掌握新专业,他向班里师傅借了一本试验规程,16开的书有3百多页,他用两个月时间,整本书抄了一遍,书抄完了,也全记住了。
滕跃会抓住每个空闲时间看书,除了工作时间,他几乎是书不离手、手不离书,就是做饭等汤烧开的功夫他也会拿本书看。
滕跃学习的这个劲头就像许三多修路,任周围的环境如何红尘滚滚,都能够坚持在书的海洋里我自清风明月,就是因为这份认真与执着,滕跃在每个岗位都能以最短的时间掌握业务,出色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使他很快成为电气一次专业的技术尖子。
白山电站一次设备已运行二十余年,大多进入老化期,故障较多。滕跃与大家精心维护,针对设备缺陷进行改造,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了所辖设备的稳定运行。一期主变压器绝缘老化,二期4#、5#主变存在着绝缘膨胀、油道变窄等缺陷,滕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攻关,查找设备薄弱环节,对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在变压器吊罩检修中,成功处理了穿芯螺栓绝缘不良、均压罩松动等缺陷,实现了带病变压器安全运行十余年的好成绩。
滕跃善于攻关,勇于创新,多次提出设备改造方案,并多次出色地完成重大设备改造工作。白山2003年进行220KV电缆更换,这在东北电网也是一件大事。滕跃担任白山站1号机220KV电缆更换施工组组长。这项工作在东北电网尚属首次,没有实践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外部技术支援,现场施工条件极其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承担这一重任,滕跃抱定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计划,带领全组成员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上大胆创新,自制了电缆放线架、特种转角托辊等专用机具,顺利解决了充油电缆拆除、交联电缆敷设等技术难题,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施工质量,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开创了白山发电厂220KV电缆更换的先河,为白山厂的检修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在一次工作中,滕跃不小心砸伤了脚,他连看都没看继续坚持工作,直到他感觉鞋里粘乎乎的,他才用冷水冲了冲满是血的鞋和脚,然后穿上鞋继续干活。晚上九点回到寝室,发现连袜子都脱不下来了,可是,一觉醒来他又冲向了工地继续干活,直到下午四点才去了医院,处置结果是两个脚趾甲都被拔掉了。现在问他当时的心情,他说,那时心里只有“责任”两个字,责任重于泰山。
作班组技术员的时候,滕跃白天与班组成员一起干活,还要事事冲锋在先,晚上别人休息了,他却要写施工方案、整理报告、看书学习,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到生技部任专工后,每天加班到半夜的时候就更多了,在滕跃的记忆中,已经没有了看电视连续剧的记忆。身边的朋友都劝他:滕跃,别那么认真,太累了,不值得。可滕跃想,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滕跃曾经代表厂里参加过多次技能竞赛,每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厂争了光。2006参加东北电网公司举办的变电检修工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一名,被东北电网公司授予“技术状元”荣誉称号。同年又代表东北电网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高压隔离开关检修技能竞赛,在27个网、省公司,108名选手中滕跃获得个人第十七名,这是东北电网公司参赛选手的最好成绩。2009年4月,在东北公司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技能竞赛中,他获得检修管理人员总成绩第一名。这些成绩不仅仅说明滕跃自身技能水平的优秀,更体现出他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意识。每次竞赛前,滕跃都自觉担负起竞赛团队队长的职责,组织学习、查找资料,尤其是2006年去国电比赛的那次,参赛选手来自不同的单位,在赛场上都是竞争对手,可滕跃知道他们都代表着东北公司,在赛场上,他们应该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因此滕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都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并把自己的学习资料每人给打印一份,当时他们中间特别流行的“滕氏答法”就是因此得名的。
滕跃理论基础扎实,检修技能精湛,但他从不保守,总是热心地把自己的所学与班组成员共同分享。他经常开展技术讲课,有系统地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滕跃还对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专业论文,多次发表。
只有不断地把新知识传递给身边人,才是真正的专业带头人。在滕跃的身上,大家不仅学到了检修技能,也学到了善于学习、踏实工作的良好作风。滕跃现被东北电网公司聘为兼职教师,被白山发电厂聘为培训师。作为考评员,多次承担东北电力培训中心组织的变电检修工考评工作。在滕跃的带动下,2006年,他所在班组也获得白山发电厂“先进班组”和“无违章模范班组”荣誉称号。
滕跃的人生格言就是“尽管去做!”尽管去做,不问收获。滕跃相信“天道无亲,常予善人”,每一份付出都是一分积累。滕跃正如袁朗对许三多的评价,他是一个很安分的兵,一个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的兵。在追求的路上,滕跃是快乐的。因为他已经把工作培养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图利禄不图功名,只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说到生活,滕跃最快乐的事就是陪女儿玩了。但是“忠孝不能两全”,由于工作关系,滕跃经常连续十多天,甚至二十多天不能回家,而每次回家一开家门,女儿欢呼着小鸟般地扑入怀里,滕跃满身的疲惫全都烟消云散了。一次想念的女儿得知爸爸回家了,在奶奶家一阵风似地往家里跑,结果把腿摔坏了,滕跃抱起满脸泪珠的女儿,眼睛也湿了,他觉得自己为女儿为这个家做得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妻子为了让滕跃安心工作,家里有事一般不告诉他,有时候女儿病了没上学,就骗他是学校放假。女儿在17个月的时候患过一次肺炎在吉林住院,滕跃从婆婆那里才得知情况,急忙赶往吉林在女儿的床边守护了一夜,第二天又坐三、四点钟风尘仆仆地回到白山他的工作岗位上。
滕跃说:“在人的一生中,最温馨的,伴随我们一生的就是对家庭的责任。在现场工作很累,有时自己也有畏缩感,但想想家,想想亲人,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今天的滕跃取得了很多荣誉,他成了白山厂的名人,青年人的楷模,电气一次战线上的兵王,可滕跃依然认真、执着、刻苦,他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理念,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命境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魅力和文化去影响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影响着他所在的团队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