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岁末,由煤炭订货会引发的煤电之争便会成为最吸引大众眼球的热点之一。但今年却未见其动,与往年各方厉兵秣马的景象对比鲜明。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从未公开就此给出明确信息,但从深受电煤谈判之扰的煤电双方的各自态度已经预见出答案:煤炭订货会已经成为鸡肋,双方都已经厌倦了年年如此例行公事、最终却无果而终的过场。
煤炭订货方式艰难求变
对于这出年年上演的大戏,作为主角的煤电双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前不久,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公开对媒体表示,煤炭订货会已很难再发挥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而要推动中长期合同的订货形式,就应该根据长期合同价格来合理核定上网电价,以保障发电企业合理赢利空间和合同的执行。
另一主角煤炭企业,也一改往年力促其成的姿态,表达了和电企相同的意愿。一位煤炭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合同汇总会肯定是不开了,因为无论哪家煤炭企业都不想参加这种劳民伤财的拖拉大会。
煤炭订货会主要参与方异口同声表达相同诉求,最近几年难得一见。之初政府部门每年召开煤炭订货会,旨在保证来年煤炭供需平稳。但2009年福州订货会不欢而散后,在没有全年重点合同的情况下,煤电双方一路跌跌撞撞也走到了年底。这给取消明年订货会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订货会的黯然离场,似乎预示着政府或将淡出煤电之争。其实,在煤电顶牛最盛的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国资委等各方面,都在不同时期对煤电双方进行过调研,并试图解决分歧。特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直在煤电之间积极斡旋,并最终决定了争议最大的黑龙江地区电煤涨幅。在神华与各大发电集团的角力中,也渗透着政府的影响。客观来看,在一场看似没有结果的“顶牛”中,政府不是要淡出,而是改变了调控的方式和技巧。
对于深受“计划电”“市场煤”之困的煤电行业,订货方式的改变眼下并未能解决双方主要矛盾。尽管改革的方向是促使煤电之间签订中长期合同,但最终能否彻底颠覆现在的艰难局面,还是看国家有没有配套政策作为保障。政府不能只给出一个建议,而是要用体制和机制来保障实施,否则这个市场就是个无序市场。
订货价格涨势初现
订货方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影响到煤电双方在明年订货价格上的博弈。记者在采访五大发电集团时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十多家重点煤矿提出涨价要求且已悉数通知了各个发电企业,上涨的幅度从20元/吨到100元/吨不等。
山西潞安煤矿率先提出上涨100元/吨,后经发改委出面干预,降为上涨50元/吨,晋城煤矿紧随其后;安徽两淮四矿价格全部上涨,幅度为20元/吨~30元/吨;东北的龙煤集团在今年上涨50元/吨后再次上涨70元/吨。而2009年带头抬高煤价的神华集团目前还没有价格上涨的消息,另一个煤炭央企中煤则还是采取以往的策略,坐享渔翁之利绝不领涨。
“对于价格双方都有各自的立场和理解,上不上涨,涨到什么幅度谁也说了不算,最终还是要看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毕竟煤电都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一位发电企业的主管给出了这样的解读。
市场的反应似乎验证了他的观点,原本提出上涨100元/吨的山西潞安煤矿由于发改委的干预,上涨幅度直降了一半。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上周也召开了由部分发电及煤炭企业参加的吹风会,会上虽然强调煤炭市场化的方向不动摇,但同时也在敲山震虎,提醒煤炭企业价格不能无序上涨。
政府部门接连出手,说明决策者们已经感觉到价格上涨的压力。一位电力高层说,现在煤矿报出的价格还不能说是明年重点合同价,只是现在的价格,明年订货涨多少还不清楚。
进入订货季以来,秦皇岛港市场煤炭交易价格异常活跃,连续上涨。据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李学刚介绍,截至12月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炭交易价格达到710元/吨,比11月1日的价格高出70元。据了解,早在10月份神华、中煤等煤炭龙头公司就开始纷纷提高现货煤的销售价格,目的就是要在即将到来的电煤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动和强势。
据中煤介绍,虽然秦皇岛的价格冲高到了700元以上,但成交并不多,应该说是有价无市。实际上煤炭企业一直在控制市场煤的供应量,如果市场煤少了,他们就将存货放量,市场缓解了,立即收缩,目的是要控制价格。明年的电煤价格还是看涨,幅度应该在5%,也就是上涨20元/吨~3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