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王权报道 11月11日,一场罕见的冻雨铺天盖地地降临到大别山脉的余脉——桐柏山。12日清晨,河南省桐柏县城区配电中心的抢修队员们被水帘景区的冰冻景观惊呆了:一排排青竹呈阶梯状倒向一边,大片大片的树枝折断后砸向高压线,一基基电杆如糖葫芦光滑,横担下的冰条如匕。两位年轻的队员无论怎样翻转脚扣也登不上光溜溜的电杆,使用踏板呢?他们又不会。 踏板也是一种登杆工具,外形有点像“牛套”,登起杆来要比脚扣费时、费力,且在杆顶换位时没有脚扣灵活,如不遇特殊天气,是不会使用它的,所以,怎样使用踏板登杆逐渐被年轻的队员所放弃。 这时,年近50的共产党员老孟和40有余的阎海、付广平等同志,他们各自背着一付踏板,第一个站出来:“还是我们上吧!”他们用锤子撬开一块块冻冰,一踏一踏地往上爬。看到此景,抢修队长岳俊岭情不自禁地说:“关键的时候还是老同志冲得上去呀!” 遥望远处的山坡,一颗颗杂木树、一丛丛灌木全被冻冰折弯了腰,唯独两三颗青松,傲然屹立。北风一吹,松树的干岿然不动,松树的枝晃了两下,掉下几块冰碴,而旁边的榆树、桐树、柳树及各类杂木纷纷地劈断下来。 人们常说的“岁寒三友”的竹子却成片成片的倒向一旁,那傲骨的梅花此时也不见了踪影。“三线”中的电话线、闭路线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却迟迟不见有人来抢修。我忽然觉得,全国各地供电行业的抢修队员们就像这青松一样,伟岸、正直、高大、不畏严寒,在事故发生后,总在第一时间,第一序位到达事故现场,攀登在光溜溜的电杆上,彰显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