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敞开校门服务社会 北京工商大学启动校友讲坛
转自:中国网 时间:2009年12月10日08:46

    12月6日,主题为“合力同心 携手发展”的北京工商大学60年校庆校友讲坛正式拉开帷幕。

    建校近60年的北京工商大学充分发挥人才、科技的综合优势,积极服务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适应,致力于注重培养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人才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与社会与企业相联系,学校还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此次由北京工商大学校友会和校友会经济学院分会联合发起的校友讲坛则是北京工商大学发挥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又一重大举措。

    “合力同心”校友讲坛,将校友请回学校,校友在创业历程、行业前沿、就业经验、学术创新等开展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不仅使在校的师生受益,而且还向社会开放,学校主动向已毕业的校友发出邀请,邀请其回学校参加讲座,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继续教育的职能。学校还向社会发出讲座公告,欢迎社会人士听讲座,充分展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合力同心”校友讲坛第一场由学校校友、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主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梁小民教授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预测。梁小民将在中国普及经济学视为己任,他愿意用更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去讲解经济学,被业界称为“流行歌手”。梁教授在1991年与工商“结缘”。他从北大来到了当时的北京商学院,因为学校为他提供了“3+1”即三室一厅加一室一厅的住房,解决住房小的燃眉之急,同时也让他拥有了读书的空间。作为工商的老校友、老朋友,在谈及对学校发展建议时,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很不错,是78年第一批硕士点,但遗憾的是还没成为博士点,学校还应以教师为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带动科研、教学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梁教授建议说:“工商学子应争做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我有很多学生和我说过,企业需要人,但不一定招的到,因为你的能力和企业的需求不一致,属于结构性实业,学的东西用不上,企业需要的没有。所以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一个是社会交往能力,二是实际工作能力。以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84级计统班校友高耀宇现任北京富通盛华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当他得知学校举办“合力同心”校友讲坛并邀请毕业校友参加时,他感到非常高兴,他谈到,工作以后,往往忙于日常事务,难以得到理论上的学习,母校举办高层次讲座并邀请毕业校友参加,让他们拥有了再次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回到母校,走进母校讲坛,另有一番滋味。本科学习四年,他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他谈到学校本科教育对他现在的事业发展帮助非常大。毕业以后,他每年都会回母校看看,看到学校的发展他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他认为学校举办此类公开的讲座,非常有意义,体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他说,这次是他回学校取经,他欢迎学弟学妹们下次去他的企业调研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两方共同发展。

    肖英伟是北汽福田的工程师,他在网上获知此场讲座向社会人士公开时,他立刻报名参加。他说,他很关注中国宏观经济,他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并不是离民众特别远的事情,而是发生在身边切身相关的事情。他说北京工商大学举办这样的讲座,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中国宏观经济,他感到很高兴,他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讲座向社会和公众提供。

    讲座结束后,不少参与者都争先恐后的向梁小民教授咨询问题,反响非常热烈。

    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梁教授讲到目前的形势属于结构型失业,建议大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两种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大学生应根据企业需求,结合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

    据学校校庆办公室和校友会办公室主任张晓磊介绍,明年是北京工商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六十年来有几千人在校工作过,并学校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这些校友中有许多人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学校邀请这些校友做讲座,就是通过校友讲坛来服务校友,进而服务社会。

    北京工商大学的“合力同心”校友讲坛今后将不定期在周末举办,由学校各学科知名校友主讲,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等学科。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