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变电知识 >> 正文

抓好电力安全管理要重点在“预防”上下功夫
转自: 时间:2009年12月18日08:51

  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重心应放在预防事故发生上,特别是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事故预防上,全面推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因素,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只有设法预先加以防范和消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相应地预防各种事故发生应该是安全工作的主要着眼点。安全第一,保护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任务,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企业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发生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只有实现安全生产,广大员工才有安全感,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的信誉,也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怎样在生产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避免发生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要全面提高职工在生产过程

  中的安全意识,职工具备了较强的安全意识,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基础。

  只有全体职工自觉地参与安全管理,自觉遵循生产安全规程,自觉维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可以从正面培育和侧面引导两个角度进行。企业职工只有真正了解所在工作环境的危险因素,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做到“三不伤害”。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将危险源点、作业规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伤害对生产第一线的职工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根据企业各个班组、各个工种的实际,结合到大多数职工的实际接受和理解情况,进行地反复宣讲和培训,必须使人人领会和掌握。培训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安全活动月、班前班后会、安全例会、案例分析会、安全墙报等。另外,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工作者还应从侧面进行引导,将安全生产与员工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将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家庭、父母、妻子、儿女的生活联系起来,大力宣传 “一人安全,全家幸福”观念,使员工发自内心的重视人身安全,重视安全生产,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而让职工不由自主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要发动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

  安全工作只有发动全员参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保障全员参与,企业各级管理者应当要积极参与进来,由他们自上而下推动,安全工作才能深入持久的开展。企业内部自上而下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应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安全委员会,形成企业、车间、班组多级安全管理网络,形成全员广泛参与,安全工作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管理者在执行强制性的安全措施的同时,应把员工的自主管理引入到安全工作中来。发动员工把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写成提案或安全合理化建议书,提交给安全职能部门加以研究和解决。管理者以消灭现场中存在的危险点和问题点为安全工作主要着眼点,调动全员自觉主动参与,对现存和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终达到消除事故隐患的目的。

  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全体员工真正地掌握了安全生产的各种操作技能,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因此,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把岗前、岗中及年度安全培训纳入计划,企业应配套建立与安全生产技术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安全生产工作者应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就生产技术教育、安全应知应会等通用知识编写教材,组织学习、考评,务必使人人了解和掌握。对不同岗位所涉及的专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应以实际操作培训为主。对电网安全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的安全网络,还应积极组织开展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演习,并将过去电力系统发生的重大电网事故具体的案例进行经常性教育和警示。车间、班组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岗位劳动安全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这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点抓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工作现场是电力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层次,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各种专项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因素,生产现场也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场所,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最终也必须归结于班组和生产现场这个层面。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生产现场环境清洁卫生,无脏乱差死角,安全设施完善等符合生产要求。机器、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班组人员对本岗位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及时消除跑早冒滴漏。班组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劳动纪律、工艺规程,各种原始记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书写工整。材料、工器具摆放整齐,实行定置化管理,安全标志齐全,安全色标醒目。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班组和岗位有安全规章制度,重要岗位实行操作票制度。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各班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现场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严执行,勤检查。健全的制度,必须严格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班组成员只有遵守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保证现场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同时,还要经常检查,主要有企业的定期检查,车间的随机抽查,班组全面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问题限期整改。班组要理顺现场安全管理与各专业管理的关系,安全管理并不是包罗万象,不能取代各专业管理,而是要促进各专业管理的完善和深化。总之,企业的一切生产工作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各项规章制度都要靠班组落实,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

  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就是要抓好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

  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是班组安全的保障。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的主要是有效地控制人在生产现场的不安全行为。班组生产作业过程中,主要控制对象是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而这五要素中,必须有效地控制自由度极大的人。因为人是客观事物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业标准化,能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融为一体,能有效的控制、约束、规范人的失误,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还能有效地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从数理统计可看出,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的引起的。班组作业标准化是把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的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在作业单元上严格规定了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把整个作业过程分解为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作业,保证作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从而确保了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要加大安全考核的力度。

  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要和安全责任制挂钩。要避免考核时重“硬”轻“软”的倾向,更不能以“硬”指标掩盖或取代“软”指标。每个月要对安全目标进行检查。由企业、车间、班组组织专人查或由工会组织牵头对安全教育、安全例会制度、安全防护装置和防护用品、安全卫生要求、电器安全、安全警示等进行认真地检查。在考核中,必须进行量化考核,一是要从严从实,二是要认真把关,对于经济技术指标和班组安全管理指标,严格按照定量要求进行考核,做到不降标准、不漏项目,当月兑现考核结果,年终再进行总评比。对于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定性指标,则要特别注意考核知识技能、进取精神、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等。

  总之,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只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抓好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大力开展反违章和习惯性违章活动,坚决同“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在思想上构筑牢固的安全防线,就能够预防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