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1日晚7点半,在埃德华多-甘博亚的《开场号角》声中,第九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不仅是学院在教学、演奏、创作、研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成果展示,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一大盛事。通过“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的各项表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院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增强凝聚力,更可以加强国内外音乐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开幕式音乐会——纪念古典音乐大师海顿、门德尔松交响音乐会,是为纪念今年是海顿逝世200周年、门德尔松诞辰200周年。音乐会首先由本届音乐节的艺术总监韩小明教授致辞。韩教授为我们介绍音乐节从2009年12月11日到12月20日历时十天,将会有22场异彩纷呈的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北京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奏厅等著名演出剧场上演。
音乐会在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中拉开帷幕。此曲是17岁的作曲家在读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时有感而发的创作。由著名指挥家曼弗莱德-诺伊曼指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演奏。音乐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和诗情画意,音乐中散发出无尽的青春气息。接下来是由著名小号演奏家马科-皮尔罗宾带来的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这是一首经典的小号作品,创作虽然是在海顿生活的末年,但音乐中依旧保持着作曲家一贯的活泼欢快的风格。通过小号的表演,音乐曲调更加开朗热情,蕴含着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最后一首曲目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一带有自传性的交响曲在音乐内容上,反映了一个年轻人的爱情狂热、绝望和美丽幻想,形式上摆脱了古典交响曲的约束,整首音乐风格为浪漫主义开启大门。
音乐会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高质量的演出是音乐节良好的开端,相信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将为大家提供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为高雅艺术演出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韦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