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院校新闻 >> 正文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转自: 时间:2009年12月24日08:46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从贵阳出发,坐五个多小时中巴车来到大方县雨冲乡,再翻山越岭,走三个多小时碎石路,经过两个断崖,才到达被群山包围的油杉河村。九龙山脉阻断了汽车、手机信号,也阻隔着孩子们的未来。油杉小学给了他们希望。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赵鹏和妻子张梅。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赵鹏连续几天高烧,为了照顾他,张梅几夜没合眼。为了不让赵鹏看见自己的疲惫,张梅一个人倚在病房外的栏杆上休息一下。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赵鹏病倒后,孩子们在代课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学习。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一个学生借助微弱的煤油灯复习功课。他住在阁楼里,床的旁边放有一口为家里老人准备的棺材。

山村教师恼女生辍学结婚 资助学生不愿给现金

一个孩子吃着土豆,这是她的午饭。中午能有土豆吃的孩子已经算是家境富裕的了,有些孩子不吃午饭。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 磊

赵鹏,27岁,贵州省大方县油杉村小学老师,“2009感动中国”候选人之一。截至发稿时,其网上投票排名第五。

9年前,赵鹏创办了油杉小学。六个年级,一间木房子,一个老师。从此,这里的孩子不再无学可上。然而,今年11月,赵鹏突然被白血病击倒,生命垂危。学校陷于瘫痪,114名孩子再度面临失学。

众多志愿者发出的呼声,使油杉小学广受关注,而赵鹏的故事更使许多人动容。

独自办学

油杉小学建在一个谷底,低矮的平房背靠大山。六个年级的114名学生挤在两个教室里。一个教室里坐着三个班。一个班听代课老师讲课的时候,另外两个班坐着写作业或者看书。寒风透过碎玻璃灌进来,学生们的脸被吹得通红,写字的小手冻得都裂开了。石头垒起的讲台旁,一个煤炉散发出微弱的热气。炉沿摆着一圈土豆。

中午放学了,孩子们冲上去,拣起烤好的土豆,扒去黑乎乎的皮,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是他们的午饭。由于回家的路远,孩子们中午大都不回去。没有土豆的孩子跑到了操场上。几个女孩把一块木板架在钢管上玩起了跷跷板。一群男孩把一个足球踢得满天飞。还有些孩子挥舞着一根藤蔓,跳起了绳。

被查出白血病之前,赵鹏也偶尔凑过去跳几下。孩子们常常趁他不注意,往他口袋里装一把葵花籽或几颗糖。他心里热乎乎的。他知道孩子们自己不舍得吃,却塞给了他。很多孩子一天只能吃上一顿苞米饭。孩子们冲他傻笑,脸上脏兮兮的,但眼神明亮。在他们身上,赵鹏看到了自己。

赵鹏小时候也在油杉小学读过书,只念了一年级。妻子张梅当时是他的同班同学。那时,学校也有六个年级,由一对夫妻负责。不过,第二年老师走了,学校也散了。赵鹏和张梅分别转到其他小学去读了。初中毕业,赵鹏差两分没考上师范学校。这是他心中长久的遗憾。父母双亡后,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他得把三个未成年的妹妹抚养成人,其中一个妹妹还是残疾。去复读已不可能了,他开始学医,当起了乡村医生。但乡里人看不起他,当面嘲笑说油杉河村人没文化。他一气之下找到乡政府要求重办村小学。那时,村里的校舍已经快塌了。他花200元租了一间木房子开始办学。

那一年是2000年,赵鹏18岁。他挑起了这个村庄的未来。村里人陆续把孩子送过来,一共34名学生。木房子四周没有墙,冬天寒风刺骨。赵鹏花100多块钱用塑料膜封起来。三五个孩子挤在一张课桌椅上学习。从此,每天清晨,鸡鸣犬吠中,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山谷间回响。

艰难度日

全校六个年级,只有赵鹏一个老师。学生都挤在一个教室里,赵鹏按年级依次上课,渴了就喝点溪水。

孩子们放学回家了,赵鹏开始下地。家里12亩地,只有他一个劳动力,一直要干到天黑。

晚上,他点上煤油灯,开始批改作业和备课。其实有很多字他也不太认识,还得翻字典。忙完差不多就到午夜了。

赵鹏还是这个村里惟一的医生。有时候,他刚刚睡下,就有人来敲门,找他去看病。他穿上衣服,拿着药箱和手电筒就匆匆走了。

第二天一早,他还是按时去上课。

赵鹏最怕的不是累,而是穷。他是自己办学,没有工资,没有补贴,只能靠收点学费。最初,每个学生每学期收40元。但是根本收不齐,最多能收到一半。而学生每个人几十元的课本费也常常得靠他先垫着。赵鹏也不去要。他说,大家都困难,算了。

他花500元买了一辆旧摩托车,周末出去跑运输,挣点钱补贴家用。但家里缺油少盐的情况还是时常出现。

2004年的一个冬日,下雪了。天很冷,雪一落到眉毛上,就结冰了。地上早就冻了厚厚的一层。赵鹏家已经没油吃了,也没钱去买。一家人都不吭声。晚上7点多,一个人来找车,要去一个很远的村子。那人只肯给5块钱。

赵鹏同意了。但妹妹们不让,担心出事。他坚持要去。三个妹妹就坐着等他回来,不敢睡。一听到外面有狗叫声,就起来看看是不是哥哥回来了。

凌晨1点多,赵鹏回来了,脸已冻僵,身上全是冰渣。他很高兴:“终于挣到5块钱了,明天可以买一斤油吃了。”

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达到了上百个。赵鹏一个人渐渐忙不过来。2003年,内弟张进松初中毕业后曾到学校教过一段时间,但半年后还是走了。

张进松说:“我也很喜欢那些孩子。但是没办法,太穷了。在家里,我每年生日才能吃上两个鸡蛋。再待下去真没出路。”

赵鹏独自支撑着。他舍不得这些孩子。每天放学后,他站在门口,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赶着牛放着羊回家了,他才安心。

夏天,油杉河村经常下大雨。雨水从山坡上冲下来,漫过砂石路,越积越深。很多路都变成了河。放学后,赵鹏就要把学生们一一送过河。浅一点的地方,他就把孩子背起来趟过去。深一点的地方,他找来村民帮忙,用树枝临时架起简易桥,用绳子绑住孩子和自己的腰,再握紧孩子的手,沿着树枝慢慢爬到对岸去。

2004年,张梅生完女儿倩倩后,也想出去打工,但被赵鹏劝住了。“隔壁的后河村没有老师,孩子们没有学上,你去教他们吧。”

张梅同意了。第一批就来了50多个学生,也是6个年级。张梅从来没教过课,很紧张。第一天,张梅在讲台上讲课,张鹏坐在下面听,用眼神给她鼓励。

后河村离他们家10多里地,得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夫妻俩只能每周见一次面。两年后,张梅才回到油杉,把后河小学交给接任的两个老师。回来后,张梅也开始在油杉小学教课。她教一、二和四年级,赵鹏教三、五和六年级。

夫妻俩一直是乡里的优秀教师。油杉小学的教学成绩在近几年的全乡统考中经常名列前茅。数学单科平均成绩比乡里平均分高出一二十分,语文也高出四五分。

前几年,国家免除学杂费后,乡中心小学每年拨给赵鹏夫妇一万余元。这既包括了学校的办公经费,也包含了两人的工资。

赵鹏也有恼火的时候。到了五六年级,就不停地有女生辍学结婚去了。早婚是当地长久的风俗。他只能在课堂上鼓着腮帮子吼道:“我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不听呢?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读好书,读好书,才能有出路。”

走出去,是油杉河村所有人的梦想。赵鹏也一样。有空的时候,他晚上7点钟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

张进松经常给他打电话。赵鹏总向他打听外面的世界。张进松说,要不你们一家出来玩一趟,就当旅游?赵鹏嘿嘿地笑,说:“现在哪有这条件啊?”

赵鹏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4岁时,他就让她上一年级了。每天晚上,他都让女儿看趣味益智数学光碟。他期盼女儿以后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女儿很乖。每晚,做完功课,看完《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后,就会主动播放学习光碟。看着女儿一天天懂事,赵鹏却开始操心了。

按照教学大纲,从小学四年级起,就要开授英语(论坛)课。这在油杉小学根本无法实施,因为没有人能教英语。孩子们手里都有课本,却连最简单的字母表都背不下来。而乡中心小学则开授英语课,所以很多油杉小学的毕业生到了初中,英语就跟不上了。

赵鹏想去乡里开个诊所,这样就可以让女儿在乡里上学。“可是我走了,这里的孩子怎么办?这里的村民怎么办?”

赵鹏默默地放弃了这个念头。赶集时,他发现路边有人在卖幼儿英语学习光碟,他立刻买了一张。他只能让女儿跟着电视学英语。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