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应对旱情】郑州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转自: 时间:2009年02月10日08:44

为了大地的丰收
——郑州供电公司抗旱保电工作纪实


本网通讯员 孙红岩 代锦霞 胡宏伟  报道
  


    今年入冬以来,因为一直没有出现有效降水,加之天气干燥多风,郑州地区遭受连续数月的干旱天气,全市416万亩的农田面临着5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农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针对日益严重的旱情,郑州供电公司勇担社会责任,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把保证农业抗旱用电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全市农电系统吹响抗旱保电集结号,全力保障抗旱浇麦用电。截止到2月6日,郑州地区可电灌的193万亩农田,已有156万亩得到了灌溉。
 

 

 

 

    “这大旱的天,供电公司的同志不仅把发电机送到地头,还亲自帮俺浇地,真是太感谢了!”望着股股清泉流入麦田,中牟县的王老汉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责无旁贷抗旱保供电


 
    1月8日,郑州供电公司积极响应河南省电力公司抗旱浇麦保电紧急会议精神,将抗旱保电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保电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进入应急状态。该公司成立了以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郑州供电公司总经理王政涛,郑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付迎拴为组长的抗旱浇麦保电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抗旱浇麦保电三十条工作措施和十项便民措施,全力确保省会抗旱浇麦供电。
    1月9日,该公司下发党委文件,强化“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排灌台区运行管理,全部启动2008年以来竣工的“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确保在抗旱浇麦保丰收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营业窗口、报修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开办“田间井口现场营业厅”,实行“抗旱浇麦保电加急业务”的现场办理送电,受电装置验收合格后,8小时内装表送电……
    1月10日,该公司农电系统成立上百个抗旱保电应急小分队,加强对辖区抗旱浇麦设备的巡逻,及时处理抗旱用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减轻农民负担,该公司实行免收抗旱浇麦低压临时用电的施工费用,并针对军烈属、五保户等困难客户,服务上门,免收抗旱浇麦一切费用。
    1月11日,该公司安排首批省公司配备的16台5千瓦移动发电机投入到最需要的抗旱点,尽最大努力扩大浇灌面积。同时,组织专人负责监视涉及抗旱浇麦用电线路及相关设备负荷变化情况,并定期进行测温,确保农村地区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2 %。
    ……
    抗旱保电攻坚战打响之后,在该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条条科学合理的措施制订出来,立刻被员工们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公司上下团结一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抗旱保供电的重任。

 

 

   

 

 

    “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完工后,农民只需拿着缴费卡在电表上轻轻一刷,清凌凌的甘泉便可流入麦田。


 全力以赴做好“电保姆”


 
    作为抗旱保电攻坚战中的主力军,郑州供电公司农电系统的农电工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俺们本身就是农民,为‘三农’服务其实就是为俺们自己服务,所以,不管抗旱保电再辛苦,俺们心里是滋润的!”荥阳市汜水镇口子村的农电工雒金玉一番肺腑之言代表了所有农电工的心声。
    1月15日中午,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村民王明兴正在田里浇麦,看着白花花的井水哗哗地流进了干涸的麦田里,王明兴的心里乐开了花。可刚浇了一半,机井却突然不出水了。王明兴在麦田里急得团团转,这机井一停水,不仅自己的地没浇完,还要影响到后面排队浇地的乡亲。他看看手机,时针已指向中午12时,大晌午的,去哪里找人修理呢?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忽然想起几天前芝田供电所送来的一张“抗旱保电服务联系卡”。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通了上面的联系电话。不到10分钟,供电所的抢修车就了过来,经过三位农电工的认真寻找,终于找到了位于抽水管的故障点,并在20分钟内清除了故障。看到机井重新喷出了水花,王明兴激动地说:“抗旱保电服务队真是俺们老百姓的‘电保姆’!”
    1月11日中午,看着清澈的井水欢快地流进了自家的麦田,荥阳市广武镇丁洼村的村民丁福贵激动地说:“俺家的麦苗有救了!感谢电业局让俺家的小麦喝上了‘保命水’!”
   入冬以来,荥阳市干旱少雨,农作物受旱严重,急需排灌用电。恰在此时,丁洼村的抗旱变压器被盗。没有水,上千亩的麦田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结局。面对此种情况,全村的老少爷们急得团团转。新买一个?不仅资金一时难以筹措,而且严峻的旱情刻不容缓。村支部书记丁海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广武供电所所长李晓东。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李晓东立刻将此事汇报给荥阳市电业局局长张建波。
   “老百姓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张建波在第一时间做出批示,免费借给丁洼村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而且让李晓东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该村,什么时候浇完地,什么时候再归还。为确保这个村的灌溉用电,李晓东成立支农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不分白天黑夜帮助村民浇地。
    电业局的无私帮助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丁海平和村民们十分感动,当天下午,一直在农田里忙活的丁海平怀着感激的心情给张建波打去了电话:“民以食为天,小麦是俺们农民的命根子。你们的服务太到位了,俺村的麦子明年又可以有一个好收成了!感谢电业局给俺们送来了‘及时雨’!”

  

 

 郑州供电公司职工将发电机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抽水灌溉。


惠民工程润心田


    2008年5月下旬,总投资4680万元的郑州“农田机井通电”一期工程顺利竣工,1587眼机井、11.43万亩耕地从此告别靠柴油机抽水灌溉的历史。郑州地区每年因此可增产4572万斤,农民可增收3657.6万元。
    1月18日,在荥阳市豫龙镇毛寨村,村民李二柱拿着IC卡在电表上轻轻一刷,清凉的井水便喷涌而出,欢快地流进农田。李二柱开心地说:“现在俺们农民种地不交粮,政府还给俺们补钱。如今浇地不发一点儿愁,轻轻一刷卡,清水便流进了田里,既省钱省力,又安全可靠,电业局给俺们办了大实事!”
    在郑州地区,像李二柱一样享受到“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益处的农民有上千万户。
    中牟县素有“大蒜之乡”的美誉,每年大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入冬以来,严重的旱情一度让他们一筹莫展,但随着“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处于严重渴水状态的蒜田喝上了“救命水”,蒜农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为俺村的大蒜解了燃眉之急!”1月19日,中牟县郑庵乡常庄村的村支部书记穆新安激动地说。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近期,华中地区有望迎来一场小雨雪或雨夹雪天气。这对长期以来的旱情虽将有所缓解,但抗旱保电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郑州供电公司已做好新一轮抗旱保电的准备工作,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将竭尽全力,确保每一亩农田都能安全越冬。

 

 

 郑州供电公司职工检查机井配电线路,确保农田机井安全供电。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