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明星 >> 正文

河大教授王立群PK季羡林 简体字不是开倒车
转自: 时间:2009年02月20日09:25

 

  前后仅两天,新浪两篇博客文章,再度引发一场关于简体字存废的激烈争议,原因很简单,提出废除简化字的是季羡林,反对废除简化字的是王立群,一个是大师级的人物,一个是炙手可热的文化名人。

  争议博文 季羡林批评汉字简化

  2月2日,署名老愚的网友发表一篇新浪博文,将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正确与否的旧话题再次捧到世人眼前。

  老愚在这篇博文中说:在2月1日,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季老在谈及国学普及时,认为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因为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也不能成为简化字的理由。

  这篇不足300字的博文,短短两天之内,阅读量达25万人次,3000余网友留言评论,并迅速在儒教复兴论坛、中国孔子网等大小网站转载。

  “白话文运动”及“简化汉字”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国学是否等于繁体字”等一系列由此引发的讨论一时间铺天盖地,支持者和反对者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

  挺季派:简化字割断历史

  “季老这话我坚决支持。”文字研究资深学者、河南世纪论坛国学主讲王永治说,每个繁体字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容易教也容易学,简化字表面看起来简单了,其实却割断历史,破坏了2000多年来成熟汉字的韵律和规则,忽略汉字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进步的‘进’字,繁体是‘進’,‘隹’是啥,是鸟啊,见过小麻雀什么的蹦蹦跳跳吗,只朝前不后退,进啊!这意思,简化字根本无法体现。”王永治还举例说“皇后”和“前后”的两个“后”,用排除异体的方法简化成一个字,是很没道理的。“後”是象形字,从甲骨文看,是脚形符被一根绳索牵绊,无法前进;而“皇后”的“后”字,指“皇天后土”,是大地主宰的意思。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汉语教授、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荆贵生说,繁体字值得每个中国人研习、揣摩,早在十多年前,一位加拿大籍华人曾在《汉字文化》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识繁认简”,社会反响很大,但最终没有实行。

  倒季派:从简、从俗,符合社会需求

  2月3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更新了自己的博文,指出“对简化字提出责难,呼吁恢复繁体字,显然不合时宜”。

  这篇名为《从秦始皇统一文字看汉字的简化》的文章指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文字是“小篆”,而现实生活中,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具有隶书体式的古隶。这说明秦始皇用秦国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的失败。

  “战国时代许多纵横家,往往一天之间就要书写几千字的文章以说服君王,用小篆书写显然不现实。”小篆华美、整齐,观赏性很强,最大缺点是不便书写,而简便易写的隶书在秦朝被百姓接受,代替了被强制推行的小篆。

  从这个角度说,秦始皇统一文字并不成功,原因在于他不懂得文字规范从简、从俗的两大原则。由史及今,王教授认为:“创造简化字、推广简化字是正确的。”简化字也并不会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

  特别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求学习汉语,简化字对他们学习汉语更为方便。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