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科院承担的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6课题全部通过验收
本网讯 通讯员瑞文报道 国网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共32个课题,重点为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研制,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其中6项课题。2009年2月23日至24日,受科技部委托,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召开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验收会,对该项目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科研情况的汇报,一致同意特高压交流研究全部课题通过验收,并对这一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国网电科院输电所承担的《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的研究》、《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特殊环境(高海拔、污秽、覆冰)外绝缘特性研究》、《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及变电站设备电晕特性研究》、《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研究》、《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与无线电台间防护距离的研究》,电器所承担的《1000kV主设备交接验收试验方法研究》等6个项目全部通过验收评审,其研究成果对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的研究》项目,对特高压单回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和特高压华东同塔双回输电工程的内过电压、潜供电流和绝缘配合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计算研究,提出了限制特高压系统的工频暂时过电压、工频谐振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操作过电压水平的措施和过电压、潜供电流的水平,并提出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研究提出了特高压单回和同塔双回线路(包括平原和山区)以及大跨越线段以及耐张塔等特殊杆塔的地线保护角、杆塔雷电冲击间隙距离、档距中央地线导线距离建议值,预期特高压线路的防雷性能明显优于前苏联和日本特高压线路。该项目研究成果满足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的需要,填补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空白,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绝缘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也使国际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配合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特殊环境(高海拔、污秽、覆冰)外绝缘特性研究》项目,在国内首次获得了1000kV输电线路猫头塔、酒杯真型塔长绝缘间隙工频、操作冲击、雷电冲击特性曲线;首次采用了工频串级变压器产生波前时间>1000操作波的方法,探索和成功进行了长波前时间操作波的间隙放电特性试验;在不同海拔点,对1000kV输电线路的典型绝缘间隙、不同长度的长串绝缘子进行操作、雷电冲击下的闪络试验,得到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放电特性曲线,获得了世界高海拔长间隙放电特性的第一手资料;开发的长间隙仿真计算程序,结合了流注数值模型与先导发展模型的特点,研制完成的光电集成强电场、瞬态光电电场测量装置;获得的不同类型绝缘子串的污耐压曲线,为特高压如何正确进行污秽外绝缘配置提供了基础数据;进行包括不同伞形盘形绝缘子串和复合绝缘子、不同串型(如I串、V串等)、绝缘子串带电覆冰闪络与不带电覆冰闪络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试验研究;进行绝缘子串覆冰及其闪络的机理研究,建立绝缘子串覆冰闪络数理模型等。该项目研究中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推动了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实施,同时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
《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及变电站设备电晕特性研究》项目,对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和变电站金具进行了系统而客观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大量宝贵的试验数据和试验经验;通过采用表面场强计算和户外试验场不同电场环境条件下的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提出了金具电晕试验方法、判断标准等成果;通过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分裂导线和变电管母可见电晕真型试验,获得2000m以上海拔的起晕电压试验值及其校正公式;并自主研制了基于光纤数字化技术的特高压电晕损失测量系统,实现了全天候条件下特高压交流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实时监测,为特高压输电工程导线、金具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
《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的研究》项目,结合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需求,以及特高压工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对1000kV交流特高压工程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高压工程电磁环境控制指标,为我国特高压工程的环境评价、设计、建设及运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支撑,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与无线电台间防护距离的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需要,在国内首次对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与无线电台间的防护距离和防护措施开展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路径优化选择,保持未来特高压输电网络与各行业的无线电测向、通信、导航、对空雷达、广播电视台站间的电磁兼容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1000kV主设备交接验收试验方法研究》项目,是我国第一次对1000kV主设备现场试验方法进行的全面研究,提出现场应开展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判据及试验设备的参数配置。课题成果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成功应用,指导了试验示范工程交接试验的实施,确保工程安全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