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通讯员 李桦 报道
举世瞩目的海南联网工程,即将见证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所取得的又一项不凡成绩及重大飞跃,同时也记录着广大建设者们的实力和心血。
滴水藏海。即使是一滴水珠,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些为了海南联网工程无私奉献的人们。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里,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这个工程的伟大。
官广荣:为工程奉献 书生变“渔民”
官广荣,是海南联网工程海口现场管理部的海缆主管。自去年八月来到现管部后,他凭着过硬的电缆专业知识和较好的英文能力,负责与外方施工单位沟通和收集海缆敷设相关信息的工作。
随着工程的向前推进,海缆敷设前海底路由的清理成为制约工程进展的一大难题。其中,还涉及对渔民的赔偿问题。因此,官广荣还担起了清理海缆路由和协调渔民赔偿问题的工作。
所谓清理路由,就是要清除海里的渔网渔绳等一切可能阻碍敷缆船工作的海洋“垃圾”。清理工作看说来简单,可是,神秘的大海变幻莫测,天气、风浪、潮汐等的影响让大海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段不断的变换样子,令人难以掌握。这让从未有过海上工作经验的官广荣很是头疼。
然而,敢于胜利的南网人从来不会被困难阻挡了前进的脚步,想尽办法完成每一项任务的南网精神在官广荣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琼州海峡为东西走向,受潮汐影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涨潮和退潮之间,而在这些时间想出海清理渔网渔绳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把握好每天约两个小时的平潮期抓紧工作,有一段时间,官广荣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左右出发从现管部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往林诗岛,天一亮就出海,哪里有渔网渔绳就网哪里赶。而这一出发就要忙到很晚才回来,当别人安坐在家中吃晚饭、看电视的悠闲时光,官广荣却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相同的工作,第二天还得继续。风浪大的时候,晕船的痛苦自是不必说了,同时还要面对随时可能被大海吞噬的危险。然而,更大的压力在于,海缆路由清理的时间如果越长,海缆敷设的工作就迟迟无法开展。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官广荣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最大的一个困难是众多渔民及海上大片渔网赔付,而且部分海底可能有的沉网,要去核实在施工范围内的数量、权属,以及赔付标准。”除了面对可怕的大海,官广荣还要和众多的渔民打交道。“工作必须细致,为了控制局面,我要深入村里,了解村民的情况。一些乙方单位没有感受工程的压力及紧迫性,工作进展比预期和计划缓慢。而我必须及时向领导反映,由上层向乙方单位施加压力,同时与乙方单位一起,督促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工作。”
出海、清除渔具、走访村民、了解情况、核实赔偿,渔政、海事、县政府、林诗村等多个部门来回跑。一段时间下来,皮肤晒黑了,人也折腾瘦了,原本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官广荣变成了标准的“渔民”,而工作却一点没落下。
即使到了3月11日,首根海缆正式开始敷设,官广荣的工作仍在进行。而3月10日,是官广荣的女儿林诗满月的日子。
“妻子怀孕没多久我就来到海南,一直到女儿出生,我很少回去,都在海南联网工程忙海缆的渔网拆除。几乎天天在林诗村、林诗岛海域工作,围着‘林诗’转,而心里也时时牵挂着家里的妻子和女儿。把女儿的小名取名叫‘林诗’,希望能作为这段时间工作以及妻子女儿在家守候的纪念。”说到这里,官广荣脸上透着幸福的微笑。
作为海南联网工程建设者的其中一员,当被问到工作最深的体会时,官广荣说,面对工作“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手段解决问题。要能顶得住压力,压力大,动力也大,决心也要大。”
说完这些,他又立马收拾好资料,背起袋子,往工地赶去……
后记:
坐在我面前的官广荣个头不高,瘦削。采访的时间很短,时间宝贵,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协调处理。谈起工作上的困难,他只是轻描淡写,脸上透出的坚毅让我不禁想到,海南联网工程,正是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工程顺利向前推进的良好局面。
我从心里衷心祝福他,祝福他们,祝福海南联网工程顺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