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金华55座110千伏变电所委托运行
转自: 时间:2009年03月30日09:04

  55座110千伏变电所委托运行工作全面完成
――金华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迈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本网通讯员 胡建平 何大福 单佩军 报道 


 
    3月24日上午10时6分,在浦江县供电局新成立的变电工区大楼内,随着金华电业局总工程师何云良最后一道移交指令的发出,金华电业局正式以委托运行的方式,将浦江、兰溪、义乌、东阳、永康辖区内的55座110千伏变电所全部移交所在县(市)供电局运行管理,此举标志着金华电网110千伏变电所委托运行工作全面完成,金华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迈入科学发展快车道。


管理下移打造电网发展新钥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思路解决一个发展难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省国民经济以年均增长12.1%的高速发展,电网建设同步飞速发展。仅2002至2006的四年间,金华电网变电容量、输电线路长度、供电能力均比之前的总量翻了一番,2006年以来金华电网建设在大盘子的基础上继续突飞猛进,到2009年底,金华电网拥有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所将轻松突破120座大关。金华电网变电运行面临变电所规模日益庞大、变电运行人员日益紧缺、特高压电网运行维护日益临近、安全运行管理压力日益加大四重挑战。如何从高处破题,抓住牛鼻子解决大难题?该局给出的题解是“委托运行、管理下移”,该局决策层下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步好棋,实实在在打造了一把促进电网科学运行、科学发展的新钥匙。
    2008年11月4日,金华电网110千伏变电所委托运行工作正式启动,金华电业局局长姜宪、党委书记冯民雄亲自带队与金华局变电工区领导、各班组负责人及工会小组长会面,动员部署委托工作。提出了要把安全、平稳、顺利移交及职工满意、队伍稳定作为委托运行成效的衡量标准开展工作。


触角延伸搭建人才培养新舞台


    一盏灯点亮另五盏灯,丝毫无损自身的光芒。
    “现在,让我们熟悉一下110千伏中洲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方式……”金云曹集控站的马静君副站长,有条不紊地向来自兰溪市供电局变电工区的20名运行人员,介绍110千伏中洲变电所一次接线情况。“主变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的范围?还有那几种保护?”来自兰溪市供电局变电工区运行人员专注听着、问着、记着,求知心切溢于言表。
    金华电业局分别在浙西技校、赤松变电所举行110千伏变电所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该局变电工区各集控站还结合实际,对口给义乌、东阳、永康、浦江、兰溪五县(市)供电局运行人员开展大规模现场实训,带领他们熟悉运行设备、交接技术资料和设施。该局调度所编制了总体技术方案、自动化通道切割方案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1月,该局调度所组织县局自动化、运行人员50多人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完成了55个自动化制度的梳理和4个标准制度的修订等相关工作。
    思路一变,值长站长成了一岗多职的老师,县局运行人员成了一专多能的学生;触角一伸,金华电业局变电工区调(借)的人员以一当十,舞台变大了;技术一升,县局选配的人员十里挑一,“舞曲”变新了。强强联合搭建了人才增“质”扩“量”的新舞台。
    金华局变电工区王黎明,原任黄村集控站技术员兼副站长,在接到调永康工作通知后,第二天二话不说走马履新。变电运行管理触角延伸的同时,促进了执行力、责任心、创业心、使命感的延伸。


模式变革培育管理提升新动力


    模式一变,挑战变机遇,阻力成动力。
    2月23日永康、东阳片110千伏变电所顺利完成移交,3月12日义乌片完成移交,3月24日浦江、兰溪片完成移交。至此,该局各单位克服节假日多、人员调整面广、技术培训密集、基地建设任务重等多重困难,仅用时三个多月,就完成了55座110千伏变电所委托运行移交工作。委托运行后,各县(市)电供电局实现了从变电运行配角到主角的转换,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涵盖了自动化、运行管理、通信调度、智能操作票、图像监控等各方面。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转变,为金华电网变电所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新保障,为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培育了新动力。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