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绿色电力 >> 正文

节能减排:喜忧变化看指标
转自: 时间:2009年03月31日09:10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8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9%。
  能源消耗指标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始于2006年。在2006年政府作报告中我国首次将能源消耗指标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体系,首次与经济增长、物
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列成为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

  “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2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具体目标不仅在报告中很明确,而且报告中还表示:中国决心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尽管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温家宝总理说。
  自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成为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效益的一项“硬指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姜鑫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指标,但把它上升到经济政策这么重要的位置,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
  这样的目标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通过努力,2006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
  2007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3.14%和4.66%。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三年累计能耗降低:10.08%

  2006~2008年,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
  2008年,我国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054处。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力度,在能源、交通、水利等方面建成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中央财政安排423亿元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49万吨,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9712万千瓦。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这些数字表明,我国能耗降幅呈现逐年加大的良好势头,主要污染物减排也取得重要进展,节能减排工作正扎实推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济源市长赵素萍说。

  完成硬指标仍需冲刺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艰巨,都必须完成,没有退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省级大员的话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为了达到“十一五”目标,今年在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有六项具体措施,从节能减排到生态保护,从行业发展到机制建设,可谓一应俱全、用心良苦。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的投入动力在减少,今年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仍将稳步上升,短期来看扩内需的需求下行业振兴在喧哗骚动中显露出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增长刚性,加上节能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巨,仍需冲刺。
  “当前经济形势下,最需要防范的是少数地方和部门将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对立’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敏说。他指出,保增长过程中应继续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可以加快推动节能减排产业自身的发展,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

    历年数字

  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

  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3.14%和4.66%。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200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