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院校新闻 >> 正文

人大校长纪宝成:杀猪也能出人才是极端论调
转自: 时间:2009年03月06日09:0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不相信中国大学生多了,只要我们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有个大学生杀猪,就炒作开了。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杀猪?今天卖猪肉,明天一个好的食品公司就诞生了。我不是让大学生都去杀猪,但是,我觉得大学生去基层创业、开拓、锻炼成长,成为各级领导人,完全可能。

  纪校长的观点自然是有某种现实依据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大学生去当淘粪工,也不排除从中诞生几个思想家的可能性。

  但这样的极端推论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这样的逻辑抹杀了理性就业、专业对口等原本应该提倡的就业观念。我们之所以对大学生就业特别关注,是因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合理运用,实际上,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大学生如何做到学有所用,而不是在极端的语境下,探讨杀猪、淘粪是否也有成才的可能性,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即便不读大学,也是可以成才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今天,我们的国家要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的专业人才,国家花费大量的教育资源,为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如果大量的毕业生从事的是和学业无关的工作,或者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这毫无疑问是教育的浪费,至少是一种效率不高的就业思路。把大学生当精英,希望大学生一出校园就成“白领”,固然不妥,但对大学生的就业毫无要求,也是错误就业观的一种。大学生杀猪也出人才的言论,只会让更多人觉得上大学不划算,让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

  比尔·盖茨没读完大学,但他选择创业的领域,是和他所学专业紧密相连的。盛大集团的老板陈天桥说,“比尔·盖茨聪明之处不在于他选择了做什么,而在于他选择了不做什么。”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不能眼光太高,但显然,我们也不能为大学生放弃专业的就业而感到高兴甚至去提倡。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