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滨城供电:电师傅吴印华
转自: 时间:2009年04月16日09:07

    “电师傅,谁家的电又出问题了?”, “家里坐坐,喝碗水歇歇。”凡是见到吴印华的乡亲们都这么招呼他。吴印华是山东滨州张集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农电工。无论是酷热的盛夏,还是刺骨的严冬,只要客户一个电话,立刻就有他的身影,久而久之,也不知何时,他的名字被乡亲们用“电师傅”代替了。

    骂出来的“电工缘”
    20年前,吴印华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他第一次参加施工架线时,正赶上工期紧,一直忙到日落西山,回到供电所,他感到又累又饿,手心磨出的血泡钻心的疼。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家,也不知道是怎么爬上的床。趴在被窝里伤心地哭了一场,哭完后下定决心:饿死也不当电工了。父亲吴玉文是一个老电工,在供电公司干了一辈子,知道他的想法后,骂他是个软蛋,狠狠的“收拾”了他一顿。不知是因为看到乡亲们那渴望光明的眼神,还是供电所领导与同事们对他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下定决心干就一定要干好。

    舍小家,顾大家
    吴印华是一个平凡的人,面对父母妻儿。他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愧疚。那年麦收的时候,农村临时用电格外多。吴印华天天在农民的麦场里忙活,自家麦地里麦子根本无暇顾及。妻子催他烦了,“威胁”说不管了,他这才请了半天假来收割自家的麦子。可刚干了一会儿,得知崔集村的一位客户麦场里用的电线被挂断了,他又急忙丢下自家麦子往别人家麦场跑去。俗话说:“6月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等他刚把线路修好,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等他想起自己家的麦子还在地里没有运回家,一口气跑回来时,自家的麦子已经全被淹没在雨水中。那次,母亲生病在家输液,正好所里组织线路改造,每天早晨他都看着妻子在母亲病榻前忙碌的身影出门,繁星满天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没有在母亲床前服侍过一天。他明白,他没有对母亲尽孝,没有对妻子进责,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他在乡亲们心里却是一个好电工。

    冒高温清理树木,保障供电
    清理线下树木时,吴印华主动请缨带领人员在室外闷热、天气持续高温35摄氏度以上的现场,秩序井然地清理着树木,衣服因汗液原因紧贴在身上是湿了又干,胸闷的在现场直喘不过气来,清理树木时落下的叶子贴在他们的背上、头上等,被汗水吸的布满了全身,画出了斑斑地图。清理中,崔楼村支部书记崔福东以及村委们也赶到现场,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当时就放下村委会的工作,配合着拿起伐树木的工具,一同参与到清理线下的树木的工作中去。仅这一个村就处理树木60余棵。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