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执着中闪光
——记安徽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基层干部武维付
周远科
武维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现担任安徽蚌埠供电公司线路工区主任。走近他,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朴实、热情的人,在现场,你时常会看到他跟工人打成一片,丝毫不像个当官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接连荣获安徽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安徽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基层干部、多次获电力系统科技进步奖和两项国家专利,他领导的线路工区也在2009年国网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上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被安徽省电力公司授予“优秀线路工区”称号。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这一切源于他工作二十七年来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事业的无悔执着……
执着,使他倾心于奉献
武维付同志1964年出生于蚌埠市长淮卫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从淮南电校毕业。当年走进蚌埠供电局大门,领导让他挑选岗位的时候,年轻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艰苦的部门,做一名线路工人。从此,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交给了蚌埠地区大大小小的一道道银线。线路工是一项既艰苦、又具有高危险性的行业。上班第一天,师傅就和他讲,做一名线路工人,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巡查线路不分早晚,不管雨晴。在做学徒的时候,他就积极帮助师傅分担重任。现在作为线路工区主任,只要听说设备有异常或者隐患,蚌埠地区电网一千八百多公里不管哪一处,不管是刚吃一口饭还是刚迷糊闭上眼,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查找各种原因。有人说:“你是一个主任,没必要事必躬亲。次次都到现场,你不累吗?”可他笑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多跑跑心里放心和充实呀。”
执着,使他热心于爱兵
提起武维付,线路工区新老员工都说:“这是一个没有丝毫官架子,真诚维护职工的领导。”在施工现场,他不是工作负责人,可他总比工作负责人喊的“注意安全”还要多;他不是抽烟的人,可是每次干完活,他都会给工作的每一位师傅散烟。我永远都会记得,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那一天,线路工区所有员工都在蚌埠电网每一处战线执行二十四小时奥运保电任务,我所在的一组被分在了地处滁州市全椒县的500千伏清昭5311线。事不凑巧,傍晚时分,我们的电力工程车在巡查电力线路与京沪高铁施工交叉跨越处时,抛锚了。在无计可施之时,向几百公里之外身在淮北地区线路现场的武主任汇报了情况。他在电话里,显得比我们还要着急,仔细询问情况,安慰我们不要怕,他马上想办法。三个小时后,在远处朦胧的星光下,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武主任带着几位修车师傅,打着手电,向我们走近……三个小时,驱车从淮北到蚌埠,再到这山区小路,近乎神速,现场的我们无一不感动的热泪盈眶。
执着,使他醉心于创新
在整个华东乃至全国水电质协,提起武维付和他的“黑小子”QC小组这个名字,很少有人说不知道的。他虽然学历不高,仅是中专;职称偏低,仅是助理工程师。但执着的他从不放下书本,一次又一次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攻坚克难,技术创新。工作27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破解了多个技术难题。《便携式高空带电作业清扫器》、《组立绝缘平接梯带电绑扎导地线》和《带电更换10kV柱上联络开关》等4项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电力公司、华东网局供电企业QC成果发布一等奖;《攀爬500kV线路合成绝缘子专用工具的研制》获华东电网公司一等奖、全国水电质协二等奖;2008年8月蚌埠供电公司线路工区黑小子QC小组获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蚌埠供电公司乃至全省、全国同行业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创造了可观的生产效益,也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在管理上,他大力推进管理岗位公开竞聘,激活全员工作热情,通过公开推荐、考试竞聘,使工区管理岗位责任人年轻化、学历化,推动了生产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此外, 2008年底在安徽全省输电线路专业技能比武中,武维付精心谋划,亲自与参赛选手同吃同住,参赛选手在他精神感染下苦练专业技能,最终一举包揽竞赛全部团体、个人项目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佳绩。
青春,在执着中闪光,武维付就是这样,他将继续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辉煌,在新的人生征程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