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陈捷 报道 在企业急需降低成本、挖潜增效的关键时刻,浙江嘉兴电力局深入开展“三节约”活动,引导班组员工把节约挖潜变成工作常态和行为习惯,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近日,笔者走访了该局基层班组,倾听工人阶级节约办企心底最清晰的声音。
“现在班组每天要用净水器烧水6次,如果采取‘人来烧水,人走关机’的模式,那么一天就能少开两次,这样一年下来能省多少电?”
3月31日下午,在浙江嘉兴电力局线路工区检修一班开展的“三节约”讨论会上,随着班长吴建明提出的这个问题,班组成员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是该工区检修一班将“三节约”活动以一种做算术题的方式来调动员工提倡节约的积极性,这也是其中的一道算术题。
员工朱建斌迅速拿出手机一算,答案很快揭晓:像我们这个普通净水器烧水耗电0.03千瓦。资料员陈煜接着说:“我们工区有4个检修班日节约用电2.4千瓦时,一年就节约374元。在陈煜的启发下,全班成员就今后班组在节约方面的挖潜纷纷献出了“金点子”。
班组安全员张建华说:“班长像我们平时做检修擦瓷瓶用剩下来的小抹布拿回来洗洗干净还能做班组里日常用的抹布。”“班长我觉得我们班组应该选出一个节约员,对班组的电脑、日光灯、还有打印机每天下班前要统统检查一遍,这样不会人走后忘了关班组的各种用电器。”员工沈伟接腔说。
“我的节约做法更加简单,每天倒开水只倒半杯。”员工郑江浩自问自答道:“每天早上都有同事把前天喝剩下的半杯水倒掉,这样即浪费了水,又浪费了电。”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十多条节约的小点子被在场的青年员工一一“抠”出来。
“在金融风暴的洗礼中,很多企业单位都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我们作为基层班组,更要树立一种节约办企的意识,我们还要常做这样的节约算术题来挖掘节约的好点子好方法”班长吴建明最后这样总结道。
该局线路工区通过做节约算术题,使得“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据班长吴建明估算,班组仅一个月时间就节约150多元,让员工尝到节约的“甜头”后,倡导节约的行为和做法成为该工区员工挂在嘴边的“关键词”。
笔者感言:提倡节约 贵在用心
写完上面嘉兴电力局基层班组深度挖潜节约的做法,我觉得他们做得已经几乎“完美”,也从例外一个层面上展示了“三节约”活动在该局的深入开展,节约的理念已经慢慢地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里,该局线路工区基层班组通过做小小算术题来挖潜员工潜在的节约意识,调动员工节约的积极性,这确实让人称道。
前些天,我在《国家电网报》上看到一篇节约之风到食堂的通讯,颇受启发,大致意思这样:以前员工食堂用一次性筷子,常年下来增加了开支。同时,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丢弃,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现在改用传统木块,循环利用,这一举措深受广大员工的欢迎。笔者惊奇:小小的习惯改变,效果真是非同一般。其实节约可以很简单,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无处不在的节约“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