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桐柏县电工师傅老王好友如茶
转自: 时间:2009年04月20日08:53

    人的一生如遇几位志趣相投,品行高尚,心底善良的知心朋友,那是一种么大的幸福呀!王刚就是我朋友圈中的一位,我习惯地称他为老王。

    初识老王是在1999年暮春时节,大面积的农网改造在小县城全面铺开,我所在的大河农电所揭竿而起。由于所里人手不够,为增加骨干力量,我们聘请了老王在内的4名社会技工,加上农电工,一支由16人组成的“桐柏电业局农网改造18工程队”应运而生,负责10KV大乡、大土两条线路的更换工作。

    那时的老王,留小平头,着一身迷彩服,背着一只自己改装过的双钩紧线器,从他那双闪烁出光芒的眼睛里,使我觉得他很年轻。他走进农电所的大门,就给所里同志打招呼,他从工具包里掏出一斤茶叶对大家伙说:“这是我自己茶园里的春茶,来!大家品尝品尝。”炊事员顺势从厨房里搬出一张桌子,大家围桌而坐。

    “水濂玉叶!”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对,水濂玉叶。我自己加工的。”

    透明的玻璃杯里,一片片青绿色的茶叶伴着开水地冲泡,慢慢地起浮,又慢慢地落下,像少女跳舞,像歌手弹唱,一股清香恰似一曲优美的旋律弥漫着小院。大家吸烟品茶,海阔天空地谈论着喜欢的话题,那意境多么的惬意呀。

    为加快施工进度,16人分两个小组,老王和我编在了一组,我们的感情也从此建立起来。我从91年上班到99年农网改造,只干过倒杆、断线、换悬瓶等修修补补的活,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而老王的实践经验正是弥补了我的不足,让我受益匪浅。

    老王工作严谨,安全措施实施到位。打临时拉线,从哪里放线,从哪里紧线,怎样截耐张段,怎样找弧垂,在哪里转角,哪里跨越,自身拉线和高桩拉线等都设计的井井有条,大家干得游刃有余。和他交谈,他没有一句假话,让人亲切;和他工作,他没有私心杂念,让人安全,让人踏实。

    时光到了2004年夏,我已调回城区供电所,为参加南阳市局“营销技能配电线路专业竞赛”,我请老王陪练,他的一种施工技巧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组装杆顶支座和高压横担时,按规定,配电线路中,最上层横担的中心距杆顶部距离与导线排列方式有关,当等腰三角形排列时采用0.6米。他说:“你比武的时候,总不能拿把卷尺去量吧,这样既费时又费工,你可用300(毫米)的活口板手比两下就行了。”我恍然大悟。

    正是在他的教导下,那次比武,我取得较好的成绩,获得了名次。

    从此,我们成了好兄弟。每年的暮春时节,他都要给我炒两斤新茶让我尝鲜。

    清明过后,老王打来了电话:“王权,春茶炒好了,你过来拿吧。”

    我临走时他又叮嘱一句:“清明后谷雨前的10天里,春茶最好喝,注意‘粗茶要细喝,细茶要粗喝呀!’”

    我望着他那闪亮的眸子,还有一股清茶的气息,他的高尚品质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使我憬悟:即使每一个小人物,只要坚持不懈地干好自己所熟悉的工作,兢兢业业,就能在本岗位上闪烁出美丽的灵光!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