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薪酬管理 >> 正文

8成应届生起薪低于2000元
转自: 时间:2009年04月30日08:55

  2008年的校园招聘会明显热得早。不少被毕业生看好的外资企业从5月开始就“进军”校园,热闹非常的宣讲会之后,部分企业开始招募实习生,另一部分干脆就收简历现场招聘。据统计,以广州为例,今年的校园招聘会进度普遍提前了1个月。  

  “大四的暑假比较清闲了,原本打算不回家,留在学校把论文收尾,边实习边找工作”,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生阿兰告诉记者,因为“奥运热”,今年的暑期招聘市场可能会比较冷清,她不得不在7月到来之前加把劲,否则,就要等到9月之后了。“奥运热”冲淡暑期招聘市场,这一说法在专业人士那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 

  学校方面则认为,大学生就业的黄金时期是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这是需求信息量最集中的时间段,也是校内专场招聘会最多的时候。据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近3年的调查统计显示,该校每年有超过70%的毕业生是通过校园就业网和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招聘会落实工作的。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5月9日公布《广东省200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全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超过24.7万人,同比增加3.6万余人,毕业生总数创历史新高。而截至2007年9月1日毕业前,2007届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8.60%,仍有超过11.4%(约2.8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毕业即就业”。即使到年底(2007年12月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6.68%,仍有3.32%、约8200名应届大学生未能实现当年就业。 

  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  

  据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5月9日公布《广东省200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94.62%)低于本科生的总体就业率(97.27%)。由此可见,学历文凭并不是顺利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护身符”。  

  “整个学院都不好啊,生物很不好找的。”华南师范大学04级生物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周因为直到目前仍没找到工作,所以她转而选择继续在学校读个英语专业的“双专”。小周告诉记者,她四年前以高分进入了她所就读的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总共有60人,但目前这个专业找工情况并不理想,目前大约有一半的人找到了工作。 

  靠“人脉”就业命中率最高  

  尽管现在求职就业途径呈现多元趋势,但是在找到工作的2797名大学生中,找到第一份工作的“热门”途径依然是:亲朋熟人介绍(26.2%)和招聘网站(20.0%)。通过这两种途径实现首次就业的受访者占调查总量的接近五成(46.2%)。其次,通过人才市场(15.7%)、校园宣讲会(15.0%)求职也是找到工作的主要途径。以上四者是大学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第一份工作的主要途径,累计占比逼近八成(76.9%)。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信息分析师刘伟贤认为:招聘网站信息容量大,是应届大学生获取企业信息的主要依赖途径。但从成功率来看,导师推荐、师兄师姐推荐、亲友介绍、针对某一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命中率更高。 

  专业对口最受重视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什么?调查显示,24.2%的成功就业大学生表示,择业第一考虑的因素是专业对口,第二位考虑因素才是薪金、福利的水平(22.0%)。11.1%的人认为,长远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择业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专家认为,成长机会远比“薪金”更重要,作为职场新人,大学毕业生应当尽量选择经过三五年累积可成为通用抢手人才的职位。能否为发掘资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将成为支配择业的第一驱动力。首先,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兴趣爱好、能力特质进行职业定位;其次,是选择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那些行业大环境的不断兴旺能够带动该行业人才炙手可热,如广州目前正如日中天的汽车、会展、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行业。而2008年奥运经济也将带动公关、广告、旅游、酒店管理等相关的就业领域将勃发无限生机。最后,是尽量选择发展前景良好的职位,即能够通过三到五年的积累成为职场中的通用抢手人才的职位。  

  广州龙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志伦认为:对于专业背景,有时候在某些非技术性岗位如销售、人力资源等并非特别被看重。例如,招聘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培训生,可能通过性格测试、集体面试等种种方法发现你具有这方面的特质,如对人文的东西关注比较多,就会建议你考虑HR这个方向。但是像财务、金融、IT技术类的岗位,则肯定需要特别考察专业知识和能力。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