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安康供电局农电改革发展十年纪实
转自: 时间:2009年05月11日08:36

本网通讯员  冯波 报道


 
    安康坐落于秦岭以南,汉水之畔。改革开放30年来,安康正经历着从贫穷到富足、从落后到先进的惊人蜕变。与之并驾齐驱的安康电力,特别是安康供电局农电事业,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的真切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倾注心血,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在1999——2009的十年间,安康供电局1012名农电铁军,一年四季穿梭在崇山峻岭和乡间小道之间,在安康这座中国最吉祥的土地上,用真情和奉献奏响了一曲曲美妙的光明之歌,用银线将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的心坎儿上,将党心和民心连在一起,架起了一座座光辉丰碑……

 

 

“两改一同价”  和谐之光耀征程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998年以前,农村电力市场错综复杂,小水电、乡镇电管站“各拉各的调、各唱各的歌”。大部分村里线路像蜘蛛网般杂乱无章,加之“三电”问题突出,转嫁到用电百姓头上的电价高的惊人,许多村民眼望电灯却点起了煤油灯。

    1998年底,国家推行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施“两改一同价”政策。围绕“三为”服务方针, 1999年年初,安康供电局正式吹响了农电体制改革的号角。同年2月,在陕西省电力公司和安康市政府的通力协作下,安康供电局将汉滨、旬阳和白河县各乡镇所属的电管站改制组建了52个供电分局下属的乡镇供电营业所,实行直供直管,完成了安康电力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变革。

    经过三年的努力,2002年12月,安康供电局管辖的“两县一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终于实现。大规模的农网建设改造工程,使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农村电价显著降低。10年来,共投入资金4.46亿元,投产运行35千伏变电站13座,是1999年的2.2倍;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628.76公里,0.4千伏线路5806.82公里,新增更换配变1715台/128770千伏安,户表改造81902户,改造行政村679个,占1319个行政村总数的51.5%。低压综合线损率普遍从30%以上下降到158%,农村居民用电价格由0.63/千瓦时降到目前的0.4983元/千瓦时,累计减轻农民负担1.228亿元。“两改”的直接结果是创造了农村和谐的用电环境,为“两县一区”三农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履责   树国家电网新形象

 

    由于历史原因,直至2006年,安康供电局仍有6709户、20321老百姓未通上电,占全省未通电户总数的43%。在这些偏远、闭塞的山庄窝铺中,村民们靠油灯点亮,用火烛照明,旬阳县崔家堡村村长形象地描述:“路不通、电不明,小伙打光棍,姑娘嫁外村。”通电成了他们多年来想圆又无力圆的梦。

  2006年5月31日,在旬阳县段家河镇文雅村,随着陕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贾福清宣布:“国家电网公司‘户户通电’工程陕西安康地区建设施工正式启动”,一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户户通电”工程攻坚战拉开了帷幕。3个多月时间里,1000多名农电员工克服山高路陡、沟深滩险等困难,顶烈日、冒酷暑,持续奋战在各个施工现场,全线推进“户户通电”工程。

    2006年9月1日,随着最后一户无电户的通电,安康供电局局户户通电工程顺利竣工。100多个日日夜夜,安康电力人用“求实、负责、拼搏、奉献、协作”的精神谱写了一部辉煌如歌的奋斗曲,完工比计划提前了整整30天! 

    旬阳县县委书记马贇盛赞“户户通电”是安康供电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爱心工程”,把精彩的现代文明带到了偏僻角落……

    “水上营业厅”是安康供电局针对特有的瀛湖水域特征而推出的集用电咨询、业扩报装、事故抢修、电费缴纳及95598远端坐席等业务为一身的综合移动式服务措施,是服务库区村民和旅游单位的又一“惠民”工程。2007年10月31日,安康供电局瀛湖水上营业厅正式投入运行,彻底解决了瀛湖库区周边6个乡镇2.2万老百姓和库区旅游单位的用电需求,为广大库区客户营造了方便、快捷、完善的电力消费环境,先后引起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从此,满载着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使命的“三新之星”号,徜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天碧水之中,彰显着“国家电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品牌价值。

    2008年,安康供电局又启动了“移动营业车”,它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用移动的营业车不变的心贴心服务着城区客户……

 

创新管理   促农电跨越式发展

 

    如今,走进汉滨、旬阳、白河供电分局各个供电所营业厅,优美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优质的服务成为了当地最好最靓丽的服务风景线。“两转”的营销工作机制,现代化的农电管理为客户搭建起了便捷、舒心的供用电平台,各项业务系统一应俱全,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无论是业扩报装,还是表计更换,各项业务流程一蹴而就。

    “再好的船也需要有优秀的舵手,再好的现代化办公条件,也要有跟得上时代的员工队伍。”基于对“舵手”的高度认识,安康供电局以纪云鸿局长、王星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部署,秉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小局不是弱局”思路,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完善标准体系,深化专业化管理,全面推行“站所分开、集中核算、人员归口”的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农电工素质能力提高工程”和农电全员四级绩效考核,使农电精益管理能力、供电服务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年和2008年,还分别投资300万元和20余万元建立了农电培训基地及网上培训系统,紧抓人员优化组合、人才培养和员工队伍稳定,打造出了一支有能力“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新时代农电员工队伍。

    通过定编、定岗、定责,农电队伍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行岗位工资制,充分体现了员工的劳动价值。在规范用工的同时,安康供电局还积极为农电员工办理“三金”保险,真正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成为企业员工的集体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风雨十年,现在的供电营业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怪老百姓常说,农电员工由原来不脱产的“散兵游勇”,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技术工人,由松散的杂牌队伍,变成了现在新农村建设战线上的生力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硕果鼓人心。回眸安康供电局农电发展历程,铸就了座座丰碑,更饱含着广大农电员工辛勤的劳动和真情隽永。随着安康突破发展战略的实施,今年,安康供电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在全局40个农村供电所大力实施同业对标,全力推进农电工作从建设型向管理型转变,强势启动了汉滨供电分局创建“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和旬阳县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一幅崭新的农电发展新蓝图已在我们面前铺开。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