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非主流社团的生存现状
转自: 时间:2009年05月15日09:16

    在本刊进行的一次记者站交流活动中,记者了解到一些非主流社团在发展中遭遇到一些苦恼:由于成员本身或者关注的人数不多,因此不论是在申请社团活动场地的审批时还是在社团招新时,都会遭遇很多尴尬。本报经过了解,悉数这些非主流社团的困扰。

    一名非主流社团的成员。“起初我是因为热衷于自己的爱好加入这个社团的,而现在搞活动都很费劲,有时确实觉得很郁闷。”小李苦恼地说。随着个性和兴趣的不断变化,在高校中,像小李所在的非主流小社团很多,这些被大家称为“边缘”社团的成员们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苦恼一:活动场地难批

    “与校内其他的大社团相比,我们组织一场活动时申报个场地的困难度要大很多。”某高校摇滚社团的社长小周向记者诉苦,“本来白天学校的活动室就很少,晚上还得排在别的社团后边,我们也知道活动场地比较紧张,但老师的态度也很令人无奈。”

    原来小周和同学曾费了一番周折才申请到了一次演出的活动场地,举办了一次自己社团的摇滚乐演唱会。但由于活动室申请的时间是在傍晚,所以演唱会进行到尾声时老师便来通知准备关闭活动中心。

    “那会儿正到演唱会的高潮,我们准备了几个月才筹备了这样一次演出,草草收尾不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来观看演出的同学啊。”小周说,“当时很受感动的是有些看演出的同学从活动室内用墩布把门别住了,为演出争取了些时间,最后在大家的欢呼和叫好声中,我们结束了演出,那时的确很骄傲。不过作为‘回报’,我们之后再没机会申请到活动场地了。”小周苦笑。

    苦恼二:社团成员难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非主流的社团来说,这一点也许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坚持努力的最大动力。“我们这些比较边缘的社团基本都是招那些感兴趣的‘同道中人’,招新的时候也没那么大声势,也没那么大场面,所以和众多社团一起竞争招新其实效果不是很好,反而是那些慕名前来的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相对比较稳定。”在招新时被冷落的某社团外联部负责人齐宇明告诉记者。相比一些大社团而言,某些非主流社团确实遭遇类似尴尬局面。同样是人数不多,书香社的成员小马说,自己就是喜欢读书,在社团里认识了很多喜欢书、爱书的朋友,但是像这样的社团很难组织太多的活动,因为得不到更多“热情高涨”的青春人士的青睐,社团也就办得不温不火。

  苦恼三:活动经费难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团虽小,活动也不能少。”这是齐宇明所在社团内的顺口溜,但想组织像样的活动,没有经费的支持也就是贫民组织的“山寨”活动。“现在的环境就是这样现实,没钱活动就很凄惨。但是活动经费确实是很头疼的,学校审批时需要很多手续,到企业拉赞助需要有很多反馈,我们社团小,影响力和覆盖面相对也就小,不太被企业看好,所以能找到企业赞助很难。”某高校团委孙老师也表示:“社团活动的经费总额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也会依据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予以考虑。同时,活动的策划细节也是我们看重的一方面,如果活动的策划书写得很粗糙,没能充分介绍清楚相关细节,也会令申请经费的成功机率大打折扣。”

    “前辈”支招

    记者找到了几位以往采访过的社团负责人,虽然他们所在社团的情况不一,但他们都诚心给予了大家一些建议:

    “这是一个家,要把成员当家里人对待,人少不怕,关键是自己要过得幸福、开心。我们把别人当兄弟姐妹,别人才会把我们当朋友。”

    ——IT先锋俱乐部 何海军

    “想组织活动可以找学校里或者兄弟院校同类的社团一起搞活动,这样规模就大些,尽管活动策划会更加有难度,但是联系到多个社团的话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的人也会多一些。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咱们人人都是小诸葛,凑一起肯定有几个大师级别的人物。而且这类的活动可以扩大影响,也比较容易和企业联系拉赞助找经费。”

    ——剪纸社冯 子芮

    “想申请活动场地当然需付出很多努力.其实这里有很多技巧,策划书是有写作技巧的,一定要把活动的意义写得明确些,别光写你们要索取什么,而是把活动能带给大家什么写清楚,这样也会受到老师的重视。”

    ——爬虫乐队主唱 周旭

    高手点拨

    门槛高可能是一个原因

    针对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团委社团部的部长卢柯帆老师。以下是卢老师结合上述问题,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对于那些大型社团而言,这些非主流社团本身的受众并不需要很广,因此大家没必要因此而苦恼。我们组织的活动并不需要很多人参加,除了感兴趣的人以外,活动的关注度可能会比较低,那就自己把社团、把活动办得出色就好,何必非要和其他社团比规模、比排场呢?

    有些社团招新时相对比较冷清,这也可能是社团本身的门槛拦住了很多人,像一些书法、文学类社团,兴趣所在的这些学生愿意参加即可。如街舞、太极拳这样的社团很有趣味性,相应参加的人肯定是要多些。学生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学校会参考相关的规定,对这些社团有相应的支持。不论是活动场地还是活动经费,在符合学校的政策和方针的前提下,学校尽最大的努力在帮助同学们开展好自己的社团活动。我们学校近期也在筹备校内的社团发展基金,选取一些比较有成就的社团,我们可以称之为“有钱”的社团,把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的赞助费分离出一小部分纳入基金当中,以帮助其他的社团开展活动。当然现在这个基金也还在努力筹备当中。

    总而言之,社团生活虽然丰富多彩,却并不是同学们必须参加的,仅仅是兴趣爱好的一种体现,从中有所收获,使自己得到成长才是其初衷。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