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记者姚润丰、岳德亮)水利部部长陈雷17日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农村水电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山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水电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累计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水电地区的户通电率从1980年的不足40%提高到2008年的99.6%,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陈雷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农村水电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在“十五”期间建成了409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其中80%以上的县位于老少边穷地区,治水办电结合治理了上万条中小河流。通过五年的电气化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51亿元,增加农村水电装机1060万千瓦;人均年用电量644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76.6%,比全国平均增长率高10个百分点;409个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6年又启动了更高标准的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三年来,电气化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建成397个项目,增加装机126万千瓦。
陈雷表示,按照200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49克/千瓦时计算,我国农村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600多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70多万吨。此外,第一个在中国设立总部的国际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先后为30多个国家提供了小水电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大批小水电技术骨干,带动了国内小水电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在促进我国对外交往,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际威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水电不仅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在电力应急保障中显示了独特作用。去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期间,在电力主网因灾解列、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小水电发挥了分散分布式供电的优势,迅速恢复供电,保障了受灾地区在电力主网恢复重建期间的供电,减轻了灾害损失,有力地支援了救灾工作。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