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人物专访 >> 正文

当涂青年员工讲述身边“劳模”事迹
转自: 时间:2009年05月05日08:44

劳模在我身边

——安徽当涂供电公司青年员工讲述身边“劳模”事迹

程文颖 胡亚梅 叶晓丽

 

    如今的电力青年员工,是否真正了解老一辈电力员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他们能否将“劳模”的精神薪火相传?“五一”节假期间,安徽当涂供电公司的青年员工们用手中的笔,讲述了他们身边的师傅、前辈们平凡工作中不平凡的事迹,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在平凡中闪光
    去年进入当涂供电公司工作的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第一天到办公室报到时,新同事就向我介绍说:“这是你们的钱玉联班长,在将来一年也会是你的师父。钱班长可是公司有名的劳动模范,你一定要好好跟他学学。”
    刚进公司在那一个多月,正值我们公司搬迁新大楼之际,我们远动班要把调度系统、光缆、电话、远动的业务逐渐从旧大楼迁移到新大楼,还要建设好新的通信机房。为了做到尽善尽美,钱班长对整个通信机房的布局、调度自动化的全面迁移、光缆的接入等工作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进行电话交换机的调试工作,忙完已经是晚上的九点多了,钱班长却说“你们先回去吧,我还要把95598的业务割接和力通公司的电话调试做了,这些活晚上干对人家工作影响小。”同事们劝他早些回去休息,因为班长已经好几天工作到很晚,脸上已有明显的疲惫和憔悴。“那哪行呢,我早上已经答应了,今天一定调试好,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说着钱班长就开始动手干活,一直到夜里的一点多钟,工作顺利完成。第二天,他准时上班,像往常一样在机房忙碌着……
    在这将近一年的工作中,我在时时学习,时时思考,考虑我应该以何种态度、何种想法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我时常会被钱班长扎实的专业知识、热忱的工作态度所感动。烟花的绚烂可能一时夺目无比,可是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一直闪光,却是极不容易的,正是这平凡中的闪光,激励着我认真对待每天的工作,努力取得不断的进步。

 

    郑主任的“秘密”
    郑主任是每天我们调度中心最早报道的人,7:30分风雨无阻,全年如此。
    让我好奇的是他似乎从不见疲惫,有着用不完的精力。要知道他日常要负责三个班组工作的安排监督,要随时掌控全电网的信息,协调部门工作,还有无数个计划、调研,分析、报告,数不清的大小会议,如此的工作强度,总是刷新着我们对一个人承受极限的认知,可是他就像是自备着浮充蓄电池似的,时刻保持着满充电状态。
    记得去年5月23日夜间,龙山桥变母联500开关报控制回路断线,500开关合闸指示灯不亮。我通知保护班赶往现场检查,然后又例行将情况向他汇报。他几乎不假思索:“我来开车送保护班去,顺便看看现场情况,”“可是现在时间已经快凌晨了,你明天还要主持班组会……”“没事,在家呆着心里更不踏实。”就这样,一直到他总算是“踏实”地回家,已是清晨五点了。
    两小时后,我正在做交接班准备工作,毫不意外的听见他上楼轻快的脚步声。抬头看时钟,7:30。不多时,准能听见他哼着小曲快乐地洒扫,精神百倍地开始新一天的忙碌。这样夜间处理几乎每月都会遇上几次,可是他的满充电状态从未出过差错。
    后来他的“秘密”终于被发现,有人无意在他的办公桌抽屉发现了大盒装的雀巢2+1,原来这就是他的浮充蓄电池啊!

 

    我的另一个师傅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到工作岗位后便从容的进入了角色,这全都归功于身边的几位师傅。与我签订师徒合同的师傅自然是我的良师益友,而另一位并非“名正言顺”的师傅却是我的另一个骄傲。
    他就是经常在施工现场带上我这个小跟班的傅勇师傅,我们本是同事,可年龄与资历使我很自然的唤他师傅。确实,傅师傅虽然并未与我签订师徒合同,但他却尽到了一位师傅的责任,他总是很耐心、无保留的把自己知道的传授于我。我们一块去做现场校验时,他总会时不时的向我讲解一些他凭借在几十年工作征程中凝聚的实践结晶。
    记得今年4月14日,本已在马桥变干了大半天的他,在得知博望那边用户会在晚上11:00后投产,具备做现场测试的条件,他立刻从马桥的忙碌中出来直接奔赴博望,来到博望,已近黄昏,然而面对尚未降临的夜色,他问身边的供电所人员:“你们这边还有多少用户需要做现场校验,调整相序?”在得知还有5户需要做现场校验的时候,他立刻到车上搬下了校验仪和相关装置,迅速展开了校验工作,就这样,忙完了这户又继续下一户,渐渐的天色暗了,伸手都难见五指,陪同人员都劝他先吃饭去改天再来。他却指着在旁边建筑物上的霓虹灯下:“那边还有一个。”草草的晚饭后,他又开始计划11:00以后的谐波测试工作。时钟滴答滴答,10:00左右,他就开始守候在工作地点,等到11:00,用户投负荷,于是谐波测试工作便开始了。就这样,忙着忙着,等到工作结束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00多了。
    这样的一天只是傅师傅工作的缩影,跟着他我学到了大量的现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真切感受到了“爱岗敬业”这四个字的分量。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