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铁军”之称的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检修队伍,有着10年南征北战的赫赫战绩;有着年创产值1500万元的神奇手笔;有着冰天雪地“六战”北国电厂的美丽神话。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是他们在电力检修市场的新天地——检修维护市场的点滴故事……
2009年4月1日至5月1日,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逐步全部接管了国电湖南益阳电厂汽机、锅炉、电气、化水、综合检修运行项目和输煤系统及零星土建施工项目。检修质量、工艺要求高、文明生产要求也十分苛刻,但是,在不服输、吃得苦、拉得蛮的地域性企业文化作用下,荆电人按照业主的要求主动出击,将荆电人的优良检修传统和理念带到了工地,并受到了业主的好评。
“ 汤司令”的誓言
人称“汤司令”的是锅炉分部制粉班的班长汤守模,身材结实,虎背熊腰,不苟言笑,干起事来雷厉风行。
湖南益阳电厂检修维护的两块“硬骨头”一块是制粉系统,另一块是脱硫系统。这一点不仅是荆门热电厂项目部认可的,而且包括甲方厂领导在内的都承认这一点。
5月1日零点零分,荆电正式接管了锅炉专业维护。谁知不到30分钟,汤司令的第一笔“生意”就上门了,这一来还不打紧,凌晨1点,紧促的电话铃声又响了:“#3炉制粉系统漏了!快来人!”这第一宿,汤司令没敢合眼。从 5月1日至8日,连续8天,汤司令天天二班倒,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人说他 “比民工还民工”。
锅炉制粉系统的问题实在无法用词可以形容了,5月1日至18日,#3炉运行时间,甲方下达缺陷单100多条,期间所有的锅炉人员都人手持有一张缺陷单,这时连唯一的女焊工王玉庭也抽调过来帮忙,同样天天加班连轴转。荆电项目部将所有的锅炉专业人员都交给了汤司令,汤司令破釜沉舟,将所有人员全部投入了“制粉系统”,与其斗智慧“拼”设备(身体)。汤司令誓言:制粉系统有问题,我就是把床搬到设备旁边睡觉,也要保证正常运行!
他俩和他俩
上阵父子兵。检修锅炉分部本体二班原先的老班长,53岁的蔡宗汉和燃料部电工班25岁的技术员蔡骁是一对父子。虽说父子俩岗位不是一个专业,但俩人都是专业上的技术骨干,这次父子俩齐上阵,不谈“感情”谈工作,摸爬滚打冲在前,给大伙树立了榜样。端午节的晚上,父子俩第一次聚在一起举起了“团圆酒”。
夫妻联袂好搭档。项目部副经理54岁的苏华和检修综合份公司48岁的管理员张玲是一对夫妻,女儿在国外读书,没什么牵挂,夫妻俩干脆一心扑在益阳工地上。自1999年荆电检修安装公司成立以来,苏华就是公司的负责人,有着10年电力检修走市场管理经验的他,既是“教科书”又是“活字典”。妻子张玲这次担当项目的会计,格外认真负责,精打细算,生产上和生活后勤上的账目是“一清二楚”。怎样为项目部的两个得力干将做点什么?项目部想了个好办法,将食堂旁边废弃了的仓库改为了工地上的唯一一个夫妻房。患有糖尿病的丈夫,有了妻子的照料,工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电气分部有着“金牌打工王子”称号的石俊峰,今年大年初七就在湖南鲤鱼江电厂检修,3月5日在完成任务后返厂参加#4机组B级检修,4月22日,又转战到了湖南益阳工地,之后一直到今年端午节都没回家过一次。他爱人长期倒班上运行,家里9岁的儿子“小鬼当家”,早早学会了烧火做饭,洗衣自觉学习做作业,无所不能。儿子有时半夜给他打电话:“爸爸,晚上我一个人在家,我好孤独、好害怕”。面对记者的采访,七尺男儿流下了对儿子思恋和愧疚的泪水。
综合分部脱硫班副班长涂士杰,一米七几的个头,壮实的身材,从不怕苦怕累怕脏的他硬是被益阳电厂的脱硫设备“整”服了气。到处都是“跑冒滴漏”不说,而且很多设备几年都没清理了,先前的施工队伍为了省钱,不从设备根本上根治问题,而是采取临时救急“打补丁”,治标不治本,很多地方补得象“千层饼”,最后还是漏穿了。高空中的溢流管一堵就是五、六米,放出来的污泥像瀑布往下灌,非常危险,系着安全带的我们紧紧抓住脚手架三五分钟睁不开眼睛,整个人被淋得污泥满身,浑身湿透。他说,这哪里是检修维护,分明都是“大手术”,每个地方恨不得都要“脱胎换骨”。
由于“跑冒滴漏”点多面广,根治尚需时间,但甲方管理考核是严厉的,动辄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考核,脱硫班的员工不得不长期加班加点工作维护。分部副经理姚鹏峰说,就是在厂内,我也没有要求你们干到下午2点还没吃中饭,晚上8点才吃晚饭。厂领导到工地看望大家,把各个专业的负责人召集起来汇报工作。“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彻底根治设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但现在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要求太严了,任务太重了”,涂士杰话没说三句,眼泪就出来了。
对此,厂领导专门要求综合分公司负责人专门前往益阳电厂调研解决问题。端午节期间,脱硫班人员重新进行了优化配置,并充实了队伍,就设备问题与甲方进行了深入细致探讨,在技术上和文明生产上说服了对方给一定的时间,保证彻底解决问题,为脱硫班人员扫清了思想障碍,解决了后顾之忧。
“朝”来潮去
“天无三日晴”说的是当地的天气。比邻湖南资江的益阳电厂,场内绿化美化与美丽的资江浑然一体,风景如画。潮湿的气候给设备维护特别是电机维护带来了困难,电机合闸前必须要绝缘,半夜里起来到生产现场烘烤电机保证设备运行是常有的事。
潮湿的气候不仅给设备维护带来了困难,也给在这里的荆电人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天天下雨,洗了的连体服至少一个星期才能晾干,连被絮都是潮的。走进工地宿舍,每个寝室都挂满了“万国旗”,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衣服、毛巾、床单将粗壮的铁丝压成了“U”形。潮湿的气候滋生了成群结队的“咬咬”,这里的蚊子个头大,全是“轰炸型”的。电气高压班的花晓明师傅最怕蚊子,他经常半夜起来左手拿电筒,右手抓蚊子。
为此,项目经理胡中朝一方面在采取措施保证电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另一方面给每个寝室配齐了“枪手”杀虫剂,遇见蚊虫厉害的时候,就用当地的土蚊香熏。此外将工地上废弃的自行车棚打扫干净,为员工腾出更多的位置晾晒衣服。此种做法令员工们笑谈:真是此朝(胡中朝)来,彼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