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风程 >> 正文

河北宁晋供电实施农排地埋线改造
转自: 时间:2009年06月30日08:58

精品工程赢得“三满意”

——河北宁晋供电公司实施农排地埋线改造工程见闻

 

河北省宁晋县供电公司将大力实施农业排灌地埋线改造工程,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三农”的有效举措,统筹谋划,精心施工,斥巨资推广,现已完成农排地埋线改造的变压器台区达到全县所有农台的95%。良好的改造效果和得力的惠农举措,赢得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农民“三满意”。

宁晋是一个农业大县,辖15个乡镇,人口70万,耕地98万亩。农业生产用电客户1.8万户,农业排灌机井17621眼。近年来,虽然经过了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使全县电网总体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而农台运行状况严重滞后于粮食生产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表现为:线路老化严重,变台布局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设施人为破坏和被盗屡禁不止,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安全事故多,电量损耗大,线路过负荷“卡脖子”等诸多方面。此类现象的普遍存在,为农民浇地、农台低压线路正常运行和提高企业效益带来诸多问题。

该公司从全县农业发展大局出发,于2006年下半年进行了地埋线改造试点工作。明显的改造效果,使多年来困扰农民和供电企业的诸多问题都得到迎刃而解。也为大面积推广农排地埋线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2007年初,该公司立足打造农排精品工程,成立了由经理挂帅的“地埋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由生技部等职能部室组成的“地埋线改造设计小组”和“地埋线改造验收小组”,对各供电所业务骨干进行了“地埋线工程设计和施工要点技术培训”。农电部和生技部,从地埋线的勘测设计、材料招标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各供电所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精心施工。农台地埋线改造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调整变台位置,使变台居于负荷中心的原则,且地埋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新增农台也兼顾了居于负荷中心的原则。确保了地埋线推广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针对全县农网现状和各乡镇的不同情况,该公司专门出台了《低压改造推广使用地埋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措施。需改造的农台,将原资产无偿划拨给供电公司后,公司承担改造中10KV线路、配电箱和地埋电缆的全部费用。村委会只负责占地协调和挖填沟工作。该项工程虽然投资较大,但绝大部分由供电公司承担,深受乡镇政府和农民的支持与欢迎。

良好的整改效果,充分调动了各乡镇实施农台地埋线改造的积极性,并迅速在全县掀起农排地埋线改造高潮。2007年和2008年的大面积整改,每年都完成台区改造1000多个。大大加快了农排地埋线改造进程。现该公司已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铺设地埋线2400多公里,完成地埋线改造的农排台区达到2900个,占全县所有农台的95%

2008年以来,农排改造工程还重点向无电井和用电难的台区倾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北鱼、候口、换马店等乡镇,共新增配变328台,改造10KV线路123千米。共新增电力灌溉面积6.2万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专门批示并通报全县,对该公司的惠农举措给予高度评价。

实施地埋线改造工程后,农灌电压质量明显提高,线损大幅度下降。全县农台平均线损由2006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5.91。仅此,全公司每年就可增加效益500多万元。邢台供电公司曾组织全市18个县市区进行观摩学习。

在凤凰镇石柱村调查时,该村村委会主任王献宁深有感触地说:“实施地埋线改造后,农民浇地再也不用抓球排号了,原来浇一亩地需2个多小时,目前只需1.5个小时,每水每亩地节电5度多。平均每亩地每年可节省电费开支15元”。而全县98万亩农田,每年就可为农民节支1000多万元。同时还大大方便了农业机械作业。农民皆大欢喜。

目前,该公司各供电所正抓紧进行农排地埋线改造的扫尾工作,今年年底前全县所有农台将全部实现地埋线供电。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