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嘉兴电力局:烈日下的线路人素描
转自: 时间:2009年07月21日08:43

    35度、36度、37度,连日来,太阳毒辣辣的照射着嘉兴大地上,尽管气温越来越高,但在浙江嘉兴电力局每天都能看到线路工人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忙碌的身影。
    7月9日早晨8点,依然高温闷热。室外的地面温度已经达到了31度多,笔者跟随采访了该局线路工区的一个普通检修班。8点15分,班长孙云峰在接到生产施工任务后,他们就坐着“小面包”车离开了电力园区。没有空调的工程车就如同烤炉一般,“每天的来回车程就要两三个钟头,等下车的时候,衣服都拧得出汗水来,等干完活衣服背后都有一块块的盐花。工区配发了防暑降温药品,工作条件比起过去好多了。”86年进单位的老线路工吴建明一边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一边笑着说。看得出他们似乎早已适应了这一切。
    “连续高温依然坚持高空作业,累不累?”忍不住,笔者问了一句。“说不累,是假的,但要保证夏天我市企业、居民稳定供电的服务承诺一定要兑现!”80后职工王利亭用力甩了甩头,剔透的汗珠向四周飞溅。
    9点钟,到了雨凤676线42号铁塔的施工现场,他们十分麻利地从车顶上卸下竹梯,戴上安全帽,按照事先分工,展开作业。爬铁塔、拧螺丝、吊避雷器、安装……各道工序井井有条,当避雷器的安装出现问题时,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专家的孙云峰,还耐心细致的指导着年轻班员安装的每一道细节之处。
    匆忙中,笔者拉住孙班长,想从他的嘴里挖掘出一些施工现场闪光的东西,而他却淡淡地说:“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既要完成任务,又不能让班里有一人中暑。经过这段高温,大家的心里早已经没有自我的概念了,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电网建设的任务。”
    顶着烈日,笔者也加入到他们野外施工的队伍中去,施工现场得慢跑才能跟得上他们工作的节奏,和班员们说上几句话:
    “这段时间你一天工作几小时?”
    “一般是早上7点45分出发,中午稍微休息一会,下午4点半左右才能回到单位。”
    “进单位时间不长,一下子就要做强度那么大的活身体吃得消吗?”
    “工作总得有人做,像这种天气里,我每干一会儿活,就得喝一肚子水,每天起码要喝4公斤。”一名刚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的新职工王鹏一边对笔者说着,一边喝起水来。
    在与热浪的较量中,浙江嘉兴电力局的线路工人们经受了考验,为全市五县两区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他们正在用汗水兑现着自己庄严的承诺。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