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翠竹铺方园,绿色碧波汇龙潭。”走进浙江上虞长塘桃园村,就恍如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竹影婆娑,四季果鲜,业泰民安。但在村电工胡东木的眼里,这仅是表象,幸福的本质更多的还在生活里头。 胡东木当了村里将近40年的电工。他亲身经历了村里每一次变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桃园有山有水,一年四季不断的竹、笋、桃李柿等水果自然成为桃园人生存之本。这种相对原始、粗放的种养殖业,对电没有太大的渴求。“记得72年我结婚,村里只有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还是与相邻两个村合用的。办酒席的时候,楼上电灯,楼下蜡烛。我老婆嫁妆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台灯。” 第二年,村里才单独装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但依旧用不着每家每户装电表,只是按人头、灯头分配着用。为了防止有人“偷电”,顶多也就是在灯头和灯泡之间上个铅封。导线则是那种破璃丝包扎起来的,16mm2,还要掰成两股用。“别说安全了,就是线路损耗也大得惊人!全村一个月电费1000多元,其中一半是线损。”老胡回忆,由于村子大,地形复杂,1000多号人分散成10多个自然村,面积却达6.3平方公里,素有“十里桃园”之说。每个月抄表,他都要好几天才能完工,路程相当现在从百官到绍兴那么远。就这种状况,维持了好多年。 一直到90年代末,两网改造启动,桃园村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电之旅”,变压器加了一台又一台,容量增了一次又一次,电的供应、抄收也都到户了。2008年,村里已经有6台变压器,总容量1060千伏安。老胡说,去年夏天他儿子结婚的时候,就一口气装了3只空调。60桌亲友围在一起喝喜酒,丝毫不觉酷热。 经过30多年积累,桃园村已成功开发国家AA级生态旅游区,年创利润30多万元。为景点用电,还计划单独装设专供变压器。桃园村也被列入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范围。在多次查勘、走访了解的基础上,当地供电所对全村电网改造做了初步规划,目前正着手设计备料,重点在配变分设、增容、高低压线路更新、电表换代等方面下功夫,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250万元。届时,桃园又将是一番新景象。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