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黔江3万农村老人告别科技恐惧症
转自: 时间:2009年07月06日08:35

    本网讯 通讯员 杨再芬 王华松  报道   “嘟、嘟、嘟……“手指头一摁,电磁炉的温度就迅速升高,锅里的水一会就沸腾了起来。7月1日,对于黔江区濯水镇堰塘村82岁的徐廷清老人来说,可是极不平凡的一天。“好高级的东西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上高科技产品呢……”面条下锅翻滚,徐老乐得不行,“用起来简单,又清洁卫生,还花不了几个钱!”像徐老这样对高科技产品一点儿也不怵而且还挺感兴趣的,还有全区4万余农村老人。

“电视不敢开,手机不敢打,洗衣机不敢用,更不用说什么电磁炉了。”堰塘村村支书徐秉宣说,早在几年前,村里的老人无一不患“科技恐惧症”,但农网改造工程实施后,老人们的“病”逐步得到了治疗,而且目前已是基本“痊愈”。

徐支书的话很有代表性。1988年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时,所辖五县(酉阳、秀山、彭水、黔江、石柱)均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贫困县。一直以来,地处武陵腹地的黔江边远偏僻,社会发育迟缓,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历史上曾以贫穷落后而著称巴蜀,“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更是道出了昔日黔江的艰辛与落后。1999年没有进行农网改造之前,黔江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与代表现代文明的电能无缘,老人看上电视,用上手机、电磁炉等等科技产品,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1999年启动的农网改造工程,对于全区农村人口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黔江区一政府官员称,农网改造让农村用上了电,而且是“好电”,农民们增收了,物质、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就算是到相对偏远的高山大盖,老年人用手机打电话,用电磁炉做饭都不算什么新奇事。这对全区4万多农村老人来说,算是晚年之福!尽管还有部分年高龄老人仍然患有‘科技恐惧症’,但这种现状正在持续得以改善。”

据了解,截至目前,黔江共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近10万户,覆盖面达75%,总投资两亿多元完成了农网工程改造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共计完成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1013.99公里,新建和改造0.4KV及以下线路6621.54公里,新建和改造配电变压器906台、37060KVA。农网改造工程结束后,全区城乡居民实现了用电同网同价。如今黔江老百姓说起用电,都准会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的电灯更亮了,电费却更低了,家里‘带电的东西’多了,我们的‘地位’更高了!”

 

——新闻链接——

 

科技恐惧症,是不少老人面临的尴尬问题。据帝欧赛信息咨询中心的抽样统计表明,中国约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不同程度患有科技恐惧症。目前,中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3亿,这就意味着有超过6000万老人患有科技恐惧症。科技恐惧症将对老人与外界沟通造成障碍,尤其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一旦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又远离群体,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自身知识能力逐渐落后,这让老人很为难。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随着国家农网改造工程的及时实施,家电产品得以迅速普及,为“治疗”他们的科技恐惧症来说,无疑提供了一剂良方。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