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邳州供电公司工程公司副经理李华
本网通讯员 周葆亮 报道
“把事业当成家务干。”这是邳州供电公司工程公司副经理李华常说的话,仔细品味这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纯朴的话语,回想起他对待工作的热忱,令人不得不佩服。 今年37岁的李华,已经在邳州供电公司这个企业摸爬滚打了17个春秋。企业有个工程公司,专门负责邳州所有35千伏、110千伏抢修、技改和新建线路架设施工任务。户外抢修,野外施工,这些工作,纯粹是苦、累、脏的代名词,然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挑肥拣瘦的余地。副经理,在抢修、施工第一线上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今年5月中旬,工程公司打响了邳(州)议(堂)线路架设攻坚战。这条仅有13千米长的35千伏线路,新施工线路6.5千米,需要立铁塔18基,另加8基钢管塔,余下的6.5千米属于拆旧线路,拆下26基铁塔,还要重新立起来26基,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更加艰难的是,时值小麦即将收割,水稻将要栽插,尽管青苗补偿费用已经划拨到位,而老百姓还是不忍心眼看着即将收获的小麦不翼而飞。负责指挥施工的李华为难了,他一方面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动员施工人员,尽量不用机械化施工,所有的塔材,采取了人抗肩抬,尽量减少农民到手的粮食损失。眼看着施工人员的肩膀磨肿了依然坚守承诺,通情达理的农民再也没有说出个“不”字。 今年7月21日,地处沂河上游的山东省突然泄洪,致使邳州客水压境,水流湍急。停泊在沂河内的几艘采砂船顺流而下,如同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的采砂船撞倒了耸立在沂河河道内的43、44、45号铁塔,铁塔拦腰折断,给港上镇5万多干部群众带来了炎热夏季断电的痛苦。 事故就是命令。工程公司接到抢修任务后,经理郭建华迅速组织精兵强将赶赴抢修一线,李华首当其冲,加入到抢修行列中。 滚滚沂河东逝水,浪花诉说英雄。44号铁塔处于沂河河道内,水深达30多米,为了迅速拆卸铁塔,李华建议租赁船只靠近铁塔。 小小的船儿,将抢修人员送到了铁塔上,他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重新立塔时,分洪道水位有所下降,大部分施工人员还在观望,李华却忍耐不住了,“不要再等啦,跟我走!”话音未落,他已整身冲向齐腰深的水中。在他的带动下,抢修人员也都奋不顾身向抢修点靠近。岸边的领导看到后提醒说:“水边是农作物,防止有水蛇。李华,你千万注意安全啊。”已经走进深水里的李华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他只想尽快抢修,提早为港上镇5万多干群送电。 榜样的力量无穷。身为副经理的李华,在抢修中身先士卒的举动,带动和影响着所有参加抢修的员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主航道两岸被拦腰折断的三基铁塔重新耸立起来。放线开始了,河道中水流湍急,李华考虑到涉水架线肯定存在安全风险,便临时租来一艘小捕鱼船,带领3名抢修人员,艰难地将牵引绳放到了对岸;正常情况下需要20分钟的工作量,却在大风、洪水的影响下,持续了约两个小时。危险面前,正是考验我们的考场,李华和抢修人员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将导线架到了沂河对岸,为顺利送电赢得了时间。 经过48小时的连续奋战,35千伏铁(富)港(上)线抢修结束,送电成功。当港上镇5万多群众欢呼雀跃时,李华却疲惫地躺在抢修车里。 把工作当成家务干。李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难怪邳州供电公司的干部职工见到李华时,都会和他调侃说,李华,你的家务事干得不错啊。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