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绿色电力 >> 正文

燃煤锅炉炉前脱硫技术
转自: 时间:2009年08月21日09:10

1. 机械浮洗法(MF)
    机械浮洗法(MF)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炉前脱硫方法。它利用煤和含无机硫煤密度差分离,浮选剂用水 ,采用跳汰机和摇床联合作业,脱硫率40%~50%,脱灰率30%~40%。国内某煤化所对南桐煤浮选结果为: 原煤 Sar=3.35%,Aar=20.51%,浮选后Sar降低为1.3%,Aar降为11%,总脱硫率46157%,脱灰率33.77%。获得Sar=1.3%的精煤占56.45%;中煤Sar=3.16%, Aar=22.15%,占33.34%;尾煤Sar=15.28%, Aar=67.83%,占10.21%。因此 ,煤的浮选,实际上是硫分在煤中的再分配 ,可作为低硫煤的补充。煤浮选后可获一半多一点的低硫煤,同时有10%的尾煤,尾煤可作为制硫酸的原料或在流化床内脱硫和燃烧。浮选可在煤矿进行,洗选后的煤价将提高一倍 ,如用户(例如电站)建立洗煤工程,其投资较大,约为电站投资的15%,尾煤如不利用,则有12%左右的热损失。我国煤炭的入洗率现在已超过30%。
2. 炉前脱硫还有强磁分选(HMS)和微波辐射法(MCD)
    炉前脱硫还有强磁分选(HMS)和微波辐射法(MCD)两种。前者利用无机硫顺磁性和煤反磁性来分离,用超导材料制成磁选机,在2万高斯磁场下可实现脱硫,总脱硫率可达45 %。后一种方法是用一定波长电磁波照射经水或碱或FeCl3等盐类处理过的50~100 ℃煤粉 ,能使煤中的Fe-S ,C-S化学键共振裂解 ,形成游离 S并与H、O反应生成H2S、SO2或含氧、硫低分子气体从煤中逸出 ,脱硫率可达70%。这两种炉前脱硫方法有应用前景,但目前技术尚不够成熟,正在开发研究中。
3. 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也是炉前脱硫。我国城市民用煤气大城市用鲁奇加压气化技术 ,中小城市则应用水煤气两段炉气化技术(都已商品化),工业燃料气则用常压固定床发生炉煤气为主,化工原料气大厂用德士古气化技术,中、小厂也以常压水煤气为主。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