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电力专家 >> 正文

祖孙三代话说西安电力60年
转自: 时间:2009年08月27日08:49

   中国电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是电力工业发展最快、成就辉煌的崭新时期。在祖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以采访祖孙三代亲历者的感受,来反映新中国60年来电力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讴歌国家电网员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鼓舞员工更加坚定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信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在这里想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讲讲西安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张欢祖孙三代与西安电力六十年的故事。说起张欢家的故事,当然要从头说起,开头在哪?那就首先要说一说张欢的爷爷。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起张欢家的宝——张伟臣今年已经78岁了,退休十几年在家,平常就喜欢看看电视,养养花,出门溜溜腿。说起张伟臣啊,他可是不得了,从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要从快六十年前说起了,当时的张伟臣还是西安供电局的建局元老呢。

回忆五十多年前的往昔,张伟臣说:“我们那个时侯,(西安输变电工程队)只有两个线路班,三十个人左右,负责西安整个供电线路的架设维护。到1958年成立供电局以后,我就在变电上一直待了30多年。当时西安电网确实还是比较落后的,只有近郊几个变电站,容量大概都是3200伏,后来有个枣园变电站才到了10000伏。当时,我们西安供电局用的一些设备都比较陈旧、落后,有一部分是进口苏联的,一部分是国产仿苏的,都比较粗糙,当时我们变电上汽车也很少,也没有什么吊车,都是手抬,肩扛,这样干出来的。”

谈到当年的供电状况,老人回忆:“西安当时的发电厂容量远远不够人民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当时西安变电站供解放路、火车站地区,是能够保证的,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停三供四(一周里三天停电、四天供电),除了个别地方以外,西安普遍都是这样。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电力随着国家的经济逐步好转,用电由原来的停三供四也逐渐地趋于正常。电网发展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西安的变电站由原来的34个变电站,到我93年退休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几个了。电压等级也由原来的35千伏变10千伏,改成了330千伏变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配电网也普及到西安的大街小巷,西安人民的用电、家用电器逐渐增长,我们的西安电网也逐渐完善。我退休前的时候,西安就已经很少有停电现象了,我们西安供电局的电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了,变化真是太大了。”

接下来呢,再说说张欢的父亲——张振东。三十年前,张振东像张欢的爷爷一样走上了电力工作者的岗位,投身电力事业。三十年来,张振东先后从事了线路、装表接电等工作,尤其是这装表的工作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光是班长就已经当了十七年了。张振东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是他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先进班组长、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

回忆30年来的往事张振东感慨万千:“我们工作的时候,配网是木杆,很多小巷子里用的都是独股线,当时的用电负荷也非常的小,比如说十几户的一个居民大院只能装一块表,有的甚至是几个院子合用一块电度表,电表容量也非常的小,最大的也就10安。1979年我进入供电局的时候,正赶上西安城网进行第一次大面积的改造,我们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把木杆换成水泥杆,把小截面的导线换成大截面的导线。我们当时的工作条件是相当艰苦的,班上几十个人,所有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敞篷的解放牌大卡车,既拉货又拉人,人货混装。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了装表班,当时的工作都是用自行车来完成,自行车上要带表,带材料,带铁板,带横担,有时候路远,一天在自行车上的时间就得超过四个小时,工作一天超过八个小时,工作强度非常大。现在好多了,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我们供电局也与时俱进施行了一户一表改造,现在我们的供电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比三十年前翻了几倍,都达到了99%以上。设备故障少了,老百姓用电也安心了。”

现在说说张欢,四年前走出大学校园的她满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从事客户服务工作。如果您到过西安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那么您首先就会见到她,只要有上级领导检查、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张欢总会面带微笑,字正腔圆的向您介绍西安供电局概况、客户服务中心职能、办电程序。对自己的业务,她肯定能有问必答、对答如流。在西安供电局近年举办的文艺演出、各种知识竞赛中,都能看到她美丽端庄、举止大方的身影。她只是西安电力的一分子,在西安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各宽敞明亮的营业大厅,您都可以看到,无数个“张欢”在用微笑迎接您的到来,为您办理用电手续,将优质服务传递到你、我、他以及西安古城千家万户。

说起自己的工作,张欢很自豪:“我在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安供电局开始工作时,大家都夸我学什么都快,适应能力也强。其实这些因素多多少少与我的家庭有关。从我记事起,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给我灌输电力知识和西安供电局的概况,每天吃饭都成了他们交流工作的会场,我们一大家十几口人,有九位都是西安供电局的职工,进了门就是什么变电站呀、电杆呀、线路呀、电表呀的词句,一些电力专用词语我很小就知道了。作为第三代西安电力人,我很荣幸加入这个团队,经过四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我越来越觉得有幸成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是我终生的幸福。作为80后新一代的西安供电人,我会以长辈的成绩作为我超越的目标和动力。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会成为,也一定能成为新中国电力事业先驱者的继承者和现代西安一流企业建设者中的中坚力量。”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