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带薪学习”、“带薪休假”,你听说过“带薪坐牢”吗?去年12月,泸州江阳区华阳学校教师宋剑,因猥亵学生被批捕;今年5月,江阳区法院一审以犯猥亵儿童罪,判处宋剑有期徒刑3年。在此期间,学校依然按时把宋剑每个月的工资划入宋的工资卡。(8月23日《长江商报》)
犯罪坐牢,工资照发,实在让人不可思议。类似“带薪坐牢”的新闻已有不少。媒体曾报道,某政府机关的一名官员因犯罪成为网上追捕的逃犯,却一直发了数年的“工资”。这种天方夜谭的怪事却屡屡发生。
这类现象的背后,凸显了“皇粮”好吃,“大锅饭”喷香。按说,国家公务员犯罪坐牢首先是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坐牢后其名单应从公务员序列中剔除。人事组织部门按正常程序予“消户”。可是现实的情况,常常是公务员犯罪坐牢了,其花名册还在,无人对其管理和负责清理,该通知的不通知,该办理相关“消户”手续的不予办理。人在牢里,名子照样还在花名册上,工资表每月照做,反正是“皇粮”,财政上的钱,一些部门就做顺水人情,工资照发。
正是这种人事管理的乱象,程序紊乱,才导致了一些地方国家工作人员以“克林顿”、“孙悟空”名义吃空饷。全国每年清理吃空饷的数字惊人,无不与此有关。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管乏力,有关部门的工作不作为,国家财政成了“无底洞”,成了“冤大头”,“皇粮”成了任人宰割的“大肥肉”。
犯罪坐牢的教师“带薪坐牢”是个黑色幽默,是对当今人事管理的极大讽刺,也是对“皇粮”大锅饭的最好诠释。假如没人举报,假如人事局不通知,那么,犯罪坐牢岂不成了“因公坐牢”,继续享受“吃皇粮”的待遇?国家财政真是太有财了!如果不从人事编制和管理机制入手,不从监管方面动刀,不严肃追究查有关部门的“马大哈”,“皇粮”美梦就会成真,“带薪坐牢”的怪事就会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