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引发争议:孩子乖不乖与吃没吃过苦究竟有多大关系?
郭娟 制图
军训、行走、吃粗茶淡饭、没有零食……君君(化名)在这样的吃苦夏令营过了7天后,上周末回到家里,只“乖”了两天就回到“原形”——睡懒觉、打游戏、不学习。为此,君君的母亲赵华渔感到很迷茫:不是都说吃苦教育能改变孩子吗?
盼望“吃苦”能救孩子
家住江北邦兴花园的赵华渔告诉记者,8月初,听朋友说“吃苦夏令营”,能改变孩子,特别对教育“问题孩子”尤其有效,非常好。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激动。”赵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君君今年14岁,上初二,性格有点叛逆,爱上网打游戏,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从小到大我们太惯他。”赵说,孩子不仅衣食无忧,没吃过苦,每月婆婆爷爷还偷偷给他零用钱。
赵女士说,她毫不犹豫地掏了近2000元钱交了报名费。“我完全把这个夏令营当成是拯救孩子的‘稻草’。”
吃了7天苦回家乖两天
据君君说,在这个吃苦夏令营里,吃苦的内容安排得比较多。白天军训、晚上背着背包拉练、攀岩。还要给父母写“感恩信”。吃的是粗茶淡饭,一盘回锅肉瞬间就被抢光。
不仅如此,“教官”要求每天自己洗衣服、叠被子。不过,据君君说,也有学生将穿过的衣服放在包里拿回家洗。
“君君也确实乖了两天。”赵说,回到家里,看儿子被晒得又黑又瘦,很心疼。赶紧做了好吃的让他美餐了一顿,吃饭后,君君还破天荒地主动提出去洗碗。考虑到儿子当时太累了,赵没让儿子去。
刚回家的两天,君君自己洗衣服、叠被子、主动洗碗,看电视和打游戏的时间也少了。不过,从第三天开始,君君就逐渐“原形毕露”——每天少做一件事,到现在已跟过去一样,什么都不做了。
回家没有动力去做事
君君为何难以坚持呢?他向记者透露,在家里没有动力去做那些事。
君君说,在夏令营里,教官要求每个营员或者每一队的营员必须完成那些基本的事,没有完成会被批评,感觉自己很没面子。特别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时候,更是如此。此外,没有游戏和电视的诱惑,大家都在做那些事情,除了融入别无选择。
“妈妈不让我做事。”君君说,自己本来自告奋勇地去洗晚,妈妈却害怕他洗不干净,“这显然是不信任我”。君君说,干脆就不洗了。
“更郁闷的是,妈妈还把我洗过的衣服也重新洗了一遍。”君君表示,家里的事大人都做完了,自己也没必要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