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各级人才机构存档的80多万份人才档案里,有4万份是失去联络多年的“死档”。这是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获知的消息。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表示,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存放了16万份人事档案,其中有6000多份是失去联络达5年以上的“死档”。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弃档族”主要包含四类人群:大学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及办理移民手续的人员、非公企业员工及“跳槽”者和异地求职人员。
该负责人分析,大学毕业生成为“死档”主要人群,主要是有些毕业生选择创业或自谋职业,但因没有落实工作单位而把档案暂时留校,以后因身在外地或遗忘等原因,没有回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不知道档案有什么用处。”毕业4年、现在一家物流企业工作的小周表示,由于工作单位是聘用制,签合同时“根本没人提这事”,他至今也不清楚自己的档案在哪里。
据悉,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将定期在北京人才网(www.bjrc.com)等,公布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提醒
无档案将影响养老金
虽然档案大多数时候处于“静止状态”,但如果学生毕业后档案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职称评定。另外,档案中会记载着本人的工作经历、工龄等,没有档案单位将无法缴纳社会保险,这样日后可能会无法办理退休、难以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