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电力专家 >> 正文

记中电国际首届生产技术专家李义成
转自: 时间:2009年09月10日08:43

 俯首检修的“孺子牛”
——记中电国际首届生产技术专家、平圩检修副总工程师李义成
 

           口述:李义成 整理:刘存
 

    我是李义成,现任安徽淮南平圩电力检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1988年7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作为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我来到了平圩电厂,先在锅炉本体班、管阀班跟着师傅认真地学习实际技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不断相互渗透与融合,很快掌握了锅炉专业技能,并在这个岗位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使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得到升华。
    参加工作一年零3个月,我调到基建工程科担任锅炉专工之职,负责国产首台600MW机组的安装调试工作。机组正式投产后,我依次担任了锅炉风机一班班长、分场专工,生产技部专工,磨煤分公司主任、机械二部主任、机械一部主任,工作范围涉及了整个电厂热能动力专业。专业的不断深化、角色的不断转变,增强了我的工作、学习能力。     目前火电600MW机组已经成为国内主力机组,而且新上机组单机容量已达1000MW,机组参数已从亚临界达到超超临界,新材料的使用、脱硫脱硝系统的投入等,都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其原理及性能,为加强向新技能、新业务、新知识的挑战能力,我于2005年又继续攻读东南大学热动专业工程硕士,并于2008年毕业。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专家,一方面要“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另一方面要“研”,多见识,博采众长,找出所从事的专业面临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据统计,在电力系统非计划停运中,70%的原因是由于锅炉爆管造成的,如何降低炉管爆漏,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艰巨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工作多年,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潜心研究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针对#2炉水冷壁氢脆现象,查出导致金属变脆的原因,撰写了《水冷壁失效原因分析与对策》,并在检修、运行进行实践,有效地防止了水冷壁失效。我们公司#1、#2炉是美国CE公司70年代末的产品,四角切圆锅炉由于结构原因,导致#2炉受热面热偏差,经常发生爆管现象。我通过对国内600MW机组调研,通过配合上海成套所试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方案,对燃烧器采取反切技术,过热器减温水系统二级喷水设计由交叉布置改为平行布置,改造后基本解决了受热面热偏差问题,优化了燃烧性能。从近几年锅炉运行状况来看,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2机组,连续运行582天,创国内最高记录,获得中电联600MW机组唯一特等奖。2008年10月,在东南大学热动专业工程硕士毕业论文中,我撰写了《平电公司600MW机组锅炉热偏差研究——锅炉四管泄漏主要类型和预防措施探讨》,希望为兄弟单位提供参考,引起同行的学术讨论,进一步提高国内同类火电机组的健康水平。
    我参加了多项锅炉专业节能技改,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0年,主持了#2炉暖风器改进,提高空预器进口温度,有效地防止了空预器进口传热元件腐蚀现象,解决了#2炉暖风器由于设计造型不当,不能正常投运的问题。2004年对#2炉燃烧器进行改造,在其通流面积中间部位增加小油枪,启动用油大量减少,节油率达9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大也是影响#2炉运行经济性的一个难题,改造前漏风率达15%以上,通过改造,改变空预器转子传动方式和扇形板密封方式,使漏风率降至4.7%,降低煤耗3g/kwh,大大提高了锅炉的运行经济性。
    我认为无论做任何工作,要想有建树,不仅要有热情,还要善于思索、总结。工作之余,我撰写了一些学术性论文,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分析》、《33-VT-1600空预器改造》、《RP-1003型磨煤机的运行特性及故障处理》、《燃烧的过程分析与发电厂煤耗》、《双吸入离心式引风机振动原因及处理》等分别在《华东电力》、《电力安全技术》、《热能动力工程》等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期刊上发表,能够把工作的心得与同行进行交流、少走弯路这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除技术上的工作外,我还积极倡导开展检修管理创新,融合核电与火电管理理念与于一体,推行“执行程序、经验反馈、工前会和风险评估卡、质疑的态度、三段式沟通、明星自检”等检修文化,不断强化风险预控和过程管理。公司在内外部检修上创造了多个全优业绩,打造了在国内叫响的平圩检修品牌。
    获得生产技术专家称号,是上级领导对我的关怀,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荣誉归于大家。它必将成为我更加努力工作的一股动力,促使我继续去探索电厂热动专业技术发展,解决电站锅炉专业技术难题,为中电国际安全生产奉献自己的一份责任。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