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廿六载 丹心一片颂光明
——记“四特”集体白山发电厂发电部
杨贵民
记忆的底片定格在公元1983年,白山发电厂第一台机组在这一年的年末投产发电了,从此,白山发电厂发电部这一水电事业的忠实劲旅,伴随着发电机组的轰鸣声,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6个年头,用智慧和力量谱写出一曲深山创业,以苦为荣的感人篇章。
26年前,当国内第一台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在松花江上游的白山发电厂奏起欢快的乐章的时候,一支由70人组成的运行队伍,承担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日夜陪伴在机组旁,进行开、停机操作,调整机组负荷,巡回检查设备,一丝不苟地看护着机组,实践着“辛苦我一个,光明千万家”的誓言。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随着白山发电厂一期地下电站、二期左岸电站、红石电站机组的先后投产发电,白山发电厂一度以170万千万的装机容量,占据了全国第二大水电厂的席位,而白山厂的运行队伍也在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征程中逐渐成长起来,尽管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定信念,却始终如一地印刻在运行人员的心里,成为鞭策大家勤勉向上的无穷动力。
发电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张哲太向记者介绍说:白山厂发电部是由最初的运行分场沿袭下来的二级机构,现在共有103人,分布在白山一期、二期、三期电站,红石电站和桦甸总调度室,负责全厂11台机组的发电、调整、监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工作。几年来,我们传承历史,面向时代,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为己任,通过对运行值班人员进行各种形式、内容的宣传和教育,注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运行队伍成为一个责任心强,勇于奉献,技术过硬的坚强集体。
张书记说的不错,作为电厂的一员,我深知白山厂的运行队伍确实是个强有力的集体,二十多年来,这些运行人员扎根山区,忠于职守,把青春年华无私的奉献给祖国的水电事业,很多人到了退养年龄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岗位。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白山厂的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在节假日别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们却依然要和平时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在夜深人静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刻,他们却依然要监视机组的运行状况,到现场巡回检查设备……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视线,来认识一下白山厂运行岗位上目前年龄最大的一位女同志。
崔敏,今年45岁,1984年参加工作,入厂后一直在运行岗位上,是水电厂里为数不多的女班长之一。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能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同志努力工作,发现了许多设备缺陷,保证了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
1995年7月末,吉林桦甸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当时崔敏正在白山现场值班,在得知桦甸生活区已经被淹,又和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埋藏在心里,带头穿上雨衣,冒着触电的危险,到风雨笼罩中的户外开关站巡回检查设备状况,使值班员的情绪稳定下来。在交通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接班,她带领班里的几名同志,自费坐公交车从生活区绕道回到值班现场。
这,就是白山厂发电部一名女工的情怀,也是这个集体团结奋进的真实写照。
白山厂发电部有先进的个人,同样也有先进的班组。
白山站一值一班现有职工10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知识水平够高的青年队伍。工作中,一值一班全体人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认真细致的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处理了许多设备重大缺陷。2002年10月26日,白山站1、4、5号机组同时出现振荡,当他们发现一期的1号机振荡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立即增加1号机组无功功率,在二期两台机组先后跳闸甩负荷600MW的危急情况下,保证了1号机组的正常运行,为厂里避免了一次重大误操作事故,受到厂里的嘉奖。凭着不懈的努力和刻苦钻研精神,他们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连续6年获厂青年文明号称号,2003年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正是因为有了崔敏、发电部一值一班等先进个人和班组,白山厂发电部才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多次被厂里和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集体,今年6月,又获得东北电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称号。
昨日的艰辛,换来了今天的缤纷;昨日的磨练迎来了今天的辉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壮大,白山发电厂在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26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发电部这个终日和全厂11台机组为伴的运行队伍,见证并参与了白山厂从创业到守成的艰辛历程。在建国6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抚今追昔,白山厂发电部的全体人员感慨万千,为电厂的巨变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高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自豪,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谱写出新的篇章,为千家万户带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