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国网今年拟新建电气化村19000个
转自: 时间:2010年03月01日08:40

国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今年全面加强农电统一管理

 

  本网讯 记者 冯义军 潘春英 报道 “今年将完成西藏户户通电任务,解决2.83万户、13万人的通电问题。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创建水平,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7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9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9000个。”这是记者从2月25日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农电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拉动内需农网完善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积极做好服务“家电下乡”工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面完成国家拉动内需农网工程建设,全年完成工程投资264.5亿元,占国家计划的70.4%。全年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32个、电气化乡镇1687个、电气化村30363个。累计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302个、电气化乡镇3706个、电气化村64933个。浙江嘉兴市率先实现县县电气化。为西藏地区2.17万无电户解决了通电问题,当年新增1个县、累计16个县实现户户通电目标。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为供电区域126.2万无电户、475.5万无电人口解决了通电问题。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农网发展、安全生产、农电管理和供电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进步。县供电企业完成售电量120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8%。当年电费回收率完成99.998%,陈欠电费回收率完成40.67%;农网供电可靠率完成99.615%,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完成97.25%,同比分别提高0.07个和0.2个百分点。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以统一管理要求为前提,以统一管理标准为核心,以统一管理模式为保障,以统一管理流程为支撑,突出抓好农电人财物管理,加强农电生产经营管理,利用两至三年时间,基本建立标准统一、流程科学、界面清晰、管控有力的农电管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农电整体管理水平。
  对于不同体制县供电企业工作,今年,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同要求、同部署、同标准、同考核,不断缩小不同体制、不同区域县供电企业的差距,促进农电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各类县供电企业严格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化农电管理流程。今年将完成县供电企业(含供电所)组织机构规范设置和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加强农电工定员和编制管理。确保75%及以上的县供电企业名列地方行风评议前三名。夯实农电生产服务一线基础管理工作,新建100个标准化示范供电所,使40%的供电所建成标准化供电所。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根据国家部署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规范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按国家要求完成农网完善工程投资计划。大力推进西藏“户户通电”工作,确保西藏在8月底前完成32个县的“户户通电”任务,解决2.83万户、13万人的通电问题。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创建水平,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7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9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9000个,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评论:

 

服务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本网评论员

 

  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农电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让我们看到了中央企业以高度责任感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生动实践。
  电力行业始终把加强农电管理、促进各类县供电企业协调发展作为履行农电管理责任的重要任务,全力推动农电事业健康发展。当前,强化农网是电力行业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快城乡电网统筹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局需要深化农电管理,充分发挥电力行业管理、技术、人才、资源的优势,这也是消除农电工作薄弱环节、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强化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农电整体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农电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
  深化农电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全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统筹安排各级供电企业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包括农电职工在内的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需要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要将农网规划纳入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农网建设与发展,确保农网发展与城市电网、与主网发展相协调。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农网发展需求,认真做好新一轮农网改造规划,争取国家进一步扩大农网投资规模。高质量编制“十二五”农网规划,明确农网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突出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配电网“卡脖子”和“低电压”等问题,不断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